靖言庸違的讀音 靖言庸違的意思
【解釋】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示例】此乃欺罔天聽,~,當伏共兜之誅,以清唐虞之治。 ◎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四狀》【近義詞】言行不一【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靖
- 言
- 庸
- 違
“靖言庸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ng yán yōng wéi]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ˋ ㄧㄢˊ ㄩㄥ ㄨㄟˊ
- 簡繁字形:
- 靖言庸違
- 是否常用:
- 否
“靖言庸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網絡解釋
【解釋】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
【示例】此乃欺罔天聽,~,當伏共兜之誅,以清唐虞之治。 ◎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四狀》
【近義詞】言行不一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靖言庸違”的單字解釋
【靖】:1.沒有變故或動亂;平安:地方安靖。2.使秩序安定;平定(變亂):靖邊。靖亂。3.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庸】:1.平凡;平庸:庸言庸行(平平常常的言行)。2.不高明;沒有作為:庸人。庸醫。庸庸碌碌。3.姓。4.用(多用于否定式):無庸細述。毋庸諱言。5.表示反問;豈:庸有濟乎?。庸可棄乎?
【違】:同“違”。
“靖言庸違”的相關詞語
* 靖言庸違的讀音是:jìng yán yōng wéi,靖言庸違的意思:【解釋】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示例】此乃欺罔天聽,~,當伏共兜之誅,以清唐虞之治。 ◎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四狀》【近義詞】言行不一【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1.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解釋】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龔滔天。”
【示例】此乃欺罔天聽,~,當伏共兜之誅,以清唐虞之治。 ◎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四狀》
【近義詞】言行不一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靖】:1.沒有變故或動亂;平安:地方安靖。2.使秩序安定;平定(變亂):靖邊。靖亂。3.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庸】:1.平凡;平庸:庸言庸行(平平常常的言行)。2.不高明;沒有作為:庸人。庸醫。庸庸碌碌。3.姓。4.用(多用于否定式):無庸細述。毋庸諱言。5.表示反問;豈:庸有濟乎?。庸可棄乎?
【違】:同“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