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韅怎么讀 韅的意思

    “韅”字共有1個讀音: [xiǎn]  
    韅
    漢字
    讀音 [xiǎn]
    注音 ㄒㄧㄢˇ
    部首 [革]  革字旁
    筆畫 總筆畫:23 部外:14
    異體字 ? ??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7C5
    其它編碼 五筆:afjo 倉頡:tjavf 鄭碼:eezu 四角:46533
    筆順編碼 12212511225115545544444
    筆順筆畫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丨フ一一フフ丶フフ丶丶丶丶丶
    筆順名稱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撇折 撇折 點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點

    韅字的意思

    古代駕車,套在馬背上的皮帶。

    韅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iǎn ㄒㄧㄢˇ

     ◎ 駕車時套在牲口腹部(一說背部)的皮帶。

    英語 harness

    韅字的詳細解釋

    韅字的辭典解釋

    韅ㄒㄧㄢˇxiǎn名

    繞在馬腹下,用來縛系馬鞍的皮帶。《史記·卷二四·禮書》:「寢兕持虎,鮫韅彌龍,所以養威也。」裴骃集解引徐廣曰:「韅者,當馬腋之革。」唐·司馬貞·索隱:「韅,馬腹帶也。」

    康熙字典解釋

    韅【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典切,音顯。《廣韻》在背曰韅。《集韻》著掖鞥也。《釋名》韅,經也,橫經其腹下也。《荀子·禮論篇》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註》馬服之革,蓋象蛟形。徐廣曰:以蛟魚皮爲之。

    又《集韻》《韻會》??馨甸切,音灦。義同。《左傳·僖二十八年》晉車七百乗,韅靷鞅靽。《註》在背曰韅,在腹曰鞅。韅許見反,又去見反。

    又《集韻》《類篇》??輕甸切,音俔。義同。《玉篇》同??。《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三】【革部】

    著掖鞥也。從革顯聲。呼典切

    說文解字注

    (??)箸亦鞥也。亦鉉本作掖。非其物也。鍇作腋。俗字也。今正。亦、人之臂亦也。箸亦鞥、謂箸於馬兩亦之革也。箸亦、謂直者。當膺、謂橫者。鞥當作靼。左傳釋文、正義引皆作皮。作鞥非也。史記禮書鮫韅。徐曰。韅者、當馬腋之革。若釋名云橫經腹下、杜注左云在背曰韅皆異說也。從革。顯聲。呼典切。十四部。按古假顯爲之。檀弓子顯、公子縶也。盧氏植云。古者名字相配。顯當作韅。

    韅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韅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