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怎么讀 韙的意思
“韙”字共有1個讀音:
[wěi]

漢字 | 韙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ㄟˇ |
部首 | [韋] 韋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9 |
異體字 | ? 愇 韙 |
字形結構 | 左下包圍結構 |
簡體字形 | 韙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D9 |
其它編碼 | 五筆:jghh|jghg 倉頡:aodmq 鄭碼:kajm 四角:64805 |
筆順編碼 | 251112134521251152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フ丨一丨フ一一フ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撇 捺 橫折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撇折 豎 |
韙字的意思
同“韙”。
韙字的基本解釋
韙字的詳細解釋
韙字的辭典解釋
韙ㄨㄟˇwěi 名
對、是。《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漢書·卷一○○·敘傳下》:「亡德不報,爰存二代,宰相外戚,昭韙見戒。」
康熙字典解釋
韙【戌集中】【韋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說文》是也。從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註》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咸備。《集韻》通作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韙【卷二】【是部】
是也。從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 愇,籒文韙從心。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韙)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咸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從是。韋聲。于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
(愇)籒文韙。從心。玉篇云。愇、怨恨也。廣韻引字書。愇、恨也。皆不云同韙。
韙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韙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