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韨怎么讀 韨的意思

    “韨”字共有1個讀音: [fú]  
    韨
    漢字
    讀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韋]  韋字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5
    異體字 巿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7E8
    其它編碼 五筆:fnhc|fnhy 倉頡:qsike 鄭碼:bixs 四角:53047
    筆順編碼 115213544
    筆順筆畫 一一フ丨一ノフ丶丶
    筆順名稱 橫 橫 橫折鉤 豎 橫 撇 橫撇/橫鉤 捺 點

    韨字的意思

    1.古代祭服前面的護膝圍裙,用熟皮做成。

    2.古代系璽印的絲繩。

    韨字的基本解釋

    (韍)

    fú ㄈㄨˊ


    古代祭服的蔽膝:“服天子韨冕”。

    英語 a leather knee-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

    德語 Knieschützer (S)

    法語 genouillère,genouillère

    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韋”,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古代貴族祭祀時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2) 同本義 [knee hide used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

    有虞氏服韨。——《禮記·明堂位》

    一命緼韨幽衡。——《禮記·玉藻》

    受綠袞冕衣裳。——《漢書·王莽傳上》

    又如:韨冕(敝膝和帽子)

    (3) 系印璽的絲帶。也作“紱” [silk ribbon]

    韨如相國。——《漢書·王莽傳》。注:“組也。”

    又如:璽紼(印帶)

    韨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韍【戌集中】【韋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本作巿,韠也。篆文從韋從犮。《註》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註》此??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韍之言蔽也。《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註》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蔽膝也。巿,遮羞布。

    說文解字解釋

    韨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韨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