頩怎么讀 頩的意思
“頩”字共有1個讀音:
[pīng]

漢字 | 頩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ㄧㄥ |
部首 | [頁] 頁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6 |
異體字 | 艵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829 |
其它編碼 | 五筆:uadm 倉頡:ttmbc 鄭碼:uaeg 四角:81486 |
筆順編碼 | 43113213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丶ノ一一ノ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撇 橫 橫 撇 豎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頩字的意思
光潤而美的樣子。
頩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頩
pīng ㄆㄧㄥˉ
◎ 光潤而美的樣子。
頩字的詳細解釋
頩字的辭典解釋
頩ㄆㄧㄥpīng形
生氣變臉色的樣子。《文選·宋玉·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恃兮,曾不可乎犯干。」唐·李善·注:「方言曰:『頩,怒色青貌。』」宋·蘇軾〈紅梅〉詩三首之三:「丹鼎奪胎那是寶,玉人頩頰更多姿。」
美好的樣子。《楚辭·屈原·遠游》:「玉色頩以晚顏兮,精醇粹而始壯。」宋·趙令畤〈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詞:「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
康熙字典解釋
頩【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普丁切《集韻》《韻會》傍丁切,??音竮。《廣韻》面色。《博雅》艴頩,色也。《宋玉·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註》頩,怒色靑貌。
又《楚辭·遠遊》玉色頩以滿顏。《註》盛氣貌。
又《廣韻》匹迥切《集韻》《韻會》普迥切,??聘上聲。《說文》縹色也。本作艵。
又《廣韻》斂容也。艴字原從弗從頁作。《正字通》頩本字。頩字從幷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艵【卷九】【色部】
縹色也。從色并聲。普丁切文三重一
說文解字注
(艵)縹色也。縹者、帛靑白色也。李善注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持。引方言。頩怒色靑皃。今方言無此語。玉篇引楚辭。玉色艵以脕顏。今遠遊作頩。頩與艵同也。按許不云怒色縹、但云縹色者、人或色靑不必怒也。遠遊。玉色艵以脕顏。謂光澤鮮好。不謂怒色。大招說美人亦云。靑色直眉。從色。幷聲。普丁切。十一部。
頩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頩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