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則的讀音 順則的意思
順則 順則 順從法則。《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唐·元結《治風詩·至理》:“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唐·賀知章《唐禪社首樂章·太和》:“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 順
- 則
“順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ùn zé]
- 漢字注音:
- ㄕㄨㄣˋ ㄗㄜˊ
- 簡繁字形:
- 順則
- 是否常用:
- 否
“順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順從法則。
網絡解釋
順則
順則
順從法則。《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唐·元結《治風詩·至理》:“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唐·賀知章《唐禪社首樂章·太和》:“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順則”的單字解釋
【順】:1.向著同一個方向(跟“逆”相對):順風。順流而下。2.依著自然情勢(移動);沿(著):順大道走。水順著山溝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條理次序:把船順過來,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這篇文章還得順一順。4.趁便;順便:順手關門。順嘴說了出來。5.適合;如意:順心。順眼。不順他的意。6.順利:順遂。這些年一直很順。7.依次:順延。8.順從:歸順。百依百順。9.姓。
【則】:1.規范;榜樣:以身作則。2.規則:細則。3.效法:則先烈之言行。4.連詞。1.表示承接關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表示轉折關系:欲速則不達。5.是;乃是:此則余之過也。6.與“作”義相近,宋、元、明小說戲曲里常用:則甚(作什么)。不則聲。7.量詞。用于成文的條數:試題三則。新聞兩則。
“順則”的相關詞語
* 順則的讀音是:shùn zé,順則的意思:順則 順則 順從法則。《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唐·元結《治風詩·至理》:“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唐·賀知章《唐禪社首樂章·太和》:“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基本解釋
1.順從法則。順則
順則順從法則。《國語·周語中》:“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唐·元結《治風詩·至理》:“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唐·賀知章《唐禪社首樂章·太和》:“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順】:1.向著同一個方向(跟“逆”相對):順風。順流而下。2.依著自然情勢(移動);沿(著):順大道走。水順著山溝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條理次序:把船順過來,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這篇文章還得順一順。4.趁便;順便:順手關門。順嘴說了出來。5.適合;如意:順心。順眼。不順他的意。6.順利:順遂。這些年一直很順。7.依次:順延。8.順從:歸順。百依百順。9.姓。
【則】:1.規范;榜樣:以身作則。2.規則:細則。3.效法:則先烈之言行。4.連詞。1.表示承接關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表示轉折關系:欲速則不達。5.是;乃是:此則余之過也。6.與“作”義相近,宋、元、明小說戲曲里常用:則甚(作什么)。不則聲。7.量詞。用于成文的條數:試題三則。新聞兩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