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丸的讀音 須丸的意思
須丸 代赭石出現在本草綱目第十卷石部:【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須丸。【時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門也。 雁門位于山西代縣。“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如果醫生處方有“代赭石”,藥房就應配山西代縣產的“赭石”,如果醫生處方有“赭石”,藥房可以用任何地方產的“赭石”。 赭石赤鐵礦,三方晶系。晶體常呈薄片狀、板狀。一般以致密塊狀、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結晶者呈金屬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硬度5.5-6,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還原焰中燒后有磁性。
- 須
- 丸
“須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ū wán]
- 漢字注音:
- ㄒㄩ ㄨㄢˊ
- 簡繁字形:
- 須丸
- 是否常用:
- 否
“須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代赭石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代赭石》。
網絡解釋
須丸
代赭石出現在本草綱目第十卷石部:【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須丸。【時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門也。
雁門位于山西代縣。“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如果醫生處方有“代赭石”,藥房就應配山西代縣產的“赭石”,如果醫生處方有“赭石”,藥房可以用任何地方產的“赭石”。 赭石赤鐵礦,三方晶系。晶體常呈薄片狀、板狀。一般以致密塊狀、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結晶者呈金屬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硬度5.5-6,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還原焰中燒后有磁性。
“須丸”的單字解釋
【須】:1.助動詞。須要:務須。必須。須知。事前須做好準備。2.姓。3.等待;等到。4.原來指長在下巴上的胡子,后來泛指胡須:須發。須眉。5.須子:觸須。花須。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
“須丸”的相關詞語
* 須丸的讀音是:xū wán,須丸的意思:須丸 代赭石出現在本草綱目第十卷石部:【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須丸。【時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門也。 雁門位于山西代縣。“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如果醫生處方有“代赭石”,藥房就應配山西代縣產的“赭石”,如果醫生處方有“赭石”,藥房可以用任何地方產的“赭石”。 赭石赤鐵礦,三方晶系。晶體常呈薄片狀、板狀。一般以致密塊狀、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結晶者呈金屬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硬度5.5-6,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還原焰中燒后有磁性。
基本解釋
代赭石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代赭石》。須丸
代赭石出現在本草綱目第十卷石部:【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須丸。【時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門也。雁門位于山西代縣。“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如果醫生處方有“代赭石”,藥房就應配山西代縣產的“赭石”,如果醫生處方有“赭石”,藥房可以用任何地方產的“赭石”。 赭石赤鐵礦,三方晶系。晶體常呈薄片狀、板狀。一般以致密塊狀、腎狀、葡萄狀、豆狀、魚子狀、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土狀或粉末狀者,呈鮮紅色。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結晶者呈金屬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硬度5.5-6,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還原焰中燒后有磁性。
【須】:1.助動詞。須要:務須。必須。須知。事前須做好準備。2.姓。3.等待;等到。4.原來指長在下巴上的胡子,后來泛指胡須:須發。須眉。5.須子:觸須。花須。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