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顙的讀音 頓顙的意思
頓顙 頓顙,是漢語詞匯,讀音為dùn sǎng,釋義是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
- 頓
- 顙
“頓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ùn sǎng]
- 漢字注音:
- ㄉㄨㄣˋ ㄙㄤˇ
- 簡繁字形:
- 頓顙
- 是否常用:
- 否
“頓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 辭典解釋
頓顙 dùn sǎng ㄉㄨㄣˋ ㄙㄤˇ 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多行于請罪、投降之時。
《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于邊。」
《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
點點頭。是登臺時向觀眾打招呼的表示。
唐.白行簡《李娃傳》:「于是奮髯揚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恃其夙勝,顧眄左右,旁若無人。」
網絡解釋
頓顙
頓顙,是漢語詞匯,讀音為dùn sǎng,釋義是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
“頓顙”的單字解釋
【頓】:[dùn]1.稍停:他頓了一下,又接著往下說。2.書法上指用力使筆著紙而暫不移動:一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3.(頭)叩地;(腳)跺地:頓首。頓足。4.處理;安置:整頓。安頓。5.立刻;忽然:頓然。頓悟。頓生邪念。6.用于吃飯、斥責、勸說、打罵等行為的次數:一天三頓飯。被他說了一頓。7.姓。8.疲乏:困頓。勞頓。[dú][冒頓]漢族匈奴的一個首領名。
【顙】:額;腦門子。
“頓顙”的相關詞語
* 頓顙的讀音是:dùn sǎng,頓顙的意思:頓顙 頓顙,是漢語詞匯,讀音為dùn sǎng,釋義是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
基本解釋
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辭典解釋
頓顙 dùn sǎng ㄉㄨㄣˋ ㄙㄤˇ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多行于請罪、投降之時。
《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于邊。」
《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
點點頭。是登臺時向觀眾打招呼的表示。
唐.白行簡《李娃傳》:「于是奮髯揚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恃其夙勝,顧眄左右,旁若無人。」
頓顙
頓顙,是漢語詞匯,讀音為dùn sǎng,釋義是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頓】:[dùn]1.稍停:他頓了一下,又接著往下說。2.書法上指用力使筆著紙而暫不移動:一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3.(頭)叩地;(腳)跺地:頓首。頓足。4.處理;安置:整頓。安頓。5.立刻;忽然:頓然。頓悟。頓生邪念。6.用于吃飯、斥責、勸說、打罵等行為的次數:一天三頓飯。被他說了一頓。7.姓。8.疲乏:困頓。勞頓。[dú][冒頓]漢族匈奴的一個首領名。
【顙】:額;腦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