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罪過的讀音 風流罪過的意思
【解釋】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出處】《北齊書·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示例】公瑾教我十日辦完,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明白要殺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男女風情過失
- 風
- 流
- 罪
- 過
“風流罪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g liú zuì guò]
- 漢字注音:
- ㄈㄥ ㄌㄧㄨˊ ㄗㄨㄟˋ ㄍㄨㄛˋ
- 簡繁字形:
- 風流罪過
- 是否常用:
- 否
“風流罪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因風雅之事而犯的過失。 2.指男女風情過失。 3.輕微的過失。 辭典解釋
風流罪過 fēng liú zuì guò ㄈㄥ ㄌㄧㄡˊ ㄗㄨㄟˋ ㄍㄨㄛˋ 小過,指微細的瑕疵。
《北齊書.卷四六.循吏傳.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我若尋你些風流罪過,一頓拷下你下半截來!」
不相干的罪名。
《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宰相王荊公尋件風流罪過,把學士奏貶黃州安置去了。」
網絡解釋
【解釋】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出處】《北齊書·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示例】公瑾教我十日辦完,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明白要殺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男女風情過失
“風流罪過”的單字解釋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流】:1.液體移動:流水。流汗。流血。流淚。流程。流瀉。流質。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喻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2.像水那樣流動不定:流轉(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離。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螢。3.傳播:流言。流傳。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東西:氣流。暖流。電流。6.向壞的方面轉變:流于形式。7.舊時的刑罰,把犯人送到荒遠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類,等級:流輩。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風流罪過”的相關詞語
* 風流罪過的讀音是:fēng liú zuì guò,風流罪過的意思:【解釋】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出處】《北齊書·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示例】公瑾教我十日辦完,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明白要殺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男女風情過失
基本解釋
1.因風雅之事而犯的過失。 2.指男女風情過失。 3.輕微的過失。辭典解釋
風流罪過 fēng liú zuì guò ㄈㄥ ㄌㄧㄡˊ ㄗㄨㄟˋ ㄍㄨㄛˋ小過,指微細的瑕疵。
《北齊書.卷四六.循吏傳.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我若尋你些風流罪過,一頓拷下你下半截來!」
不相干的罪名。
《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宰相王荊公尋件風流罪過,把學士奏貶黃州安置去了。」
【解釋】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出處】《北齊書·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示例】公瑾教我十日辦完,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明白要殺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指男女風情過失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流】:1.液體移動:流水。流汗。流血。流淚。流程。流瀉。流質。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喻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2.像水那樣流動不定:流轉(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離。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螢。3.傳播:流言。流傳。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東西:氣流。暖流。電流。6.向壞的方面轉變:流于形式。7.舊時的刑罰,把犯人送到荒遠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類,等級:流輩。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