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颩怎么讀 颩的意思

    “颩”字共有2個讀音: [biāo]   [diū]  
    颩
    漢字
    讀音 [biāo]
    [diū]
    注音 ㄅㄧㄠ|ㄉㄧㄡ
    部首 [風]  風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3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下包圍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8A9
    其它編碼 五筆:mtje|wtje 倉頡:hnhhh 鄭碼:qipd 四角:72212
    筆順編碼 353251214333
    筆順筆畫 ノフノ丨フ一丨一丶ノノノ
    筆順名稱 撇 橫折彎鉤/橫斜鉤 撇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撇 撇 撇

    颩字的意思

    [biāo]

    1.揮打:“休教鞭颩著馬眼。”

    2.古同“”,量詞,用于軍隊人馬:“見一颩人馬到莊門。”

    [diū]

    古同“”,拋擲:“颩了僧伽帽。”

    颩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iāo ㄅㄧㄠˉ

    揮打:“休教鞭颩著馬眼。”古同“”,量詞,用于軍隊人馬:“見一颩人馬到莊門。”

    其它字義


    diū ㄉㄧㄡˉ

     ◎ 古同“”,拋擲:“颩了僧伽帽。”

    颩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diū

    〈動〉

    (1) 拋擲 [throw]

    颩了僧伽帽。——《西廂記》

    (2) 揮擊 [brandish]

    遠的破開步將鐵棒颩,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西廂記》

    (3) 瞟視,斜著眼看 [look askance at]

    喝破子,把兒誕;打訛的,將納老胡颩。——元· 高安道《般涉調·哨遍套》

    颩字的辭典解釋

    颩ㄅㄧㄠbiāo動

    丟棄。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颩了僧伽帽,袒下我這偏衫。」

    揮打。元·馬致遠〈耍孩兒·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套·三煞〉:「休教鞭颩著馬眼,休教鞭擦損毛衣。」

    颩ㄘㄨㄛcuō名

    量詞。計算大隊人馬的單位。元·睢景臣〈哨遍·社長排門套·耍孩兒〉曲:「見一颩人馬到莊門,匹頭里幾面旗舒。」

    颩ㄉㄧㄡdiū動

    拋擲。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一煞〉:「凹了也難收救,四邊廂土糝,八下里磚颩。」

    斜視。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七煞〉:「喝破子把腔兒莽誕,打訛的將納老胡颩。」

    扭扭捏捏的樣子。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三煞〉:「妝旦不抹颩,蠢身軀似水牛。」元·無名氏〈耍孩兒·昨朝有客套·十二煞〉:「盼得他來到,早涎涎澄澄,抹抹颩颩。」

    康熙字典解釋

    颩【戌集下】【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3畫

    《字彙補》巴收切,音彪。《元曲》颩了僧伽。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彪【卷五】【虎部】

    虎文也。從虎,彡象其文也。甫州切

    說文解字注

    (彪)虎文也。此與虨雙聲同義。虎皮、詩謂之虎。如虎韔是也。亦謂之文。如文茵是也。分別言之謂之淺。如淺幭是也。說文曰虍、曰虨、曰彪皆狀其文也。班彪字伯皮。此取虎文之義也。從虎彡。彡補。句。彡、逗。象其文也。說從彡之意。彡、毛飾畫文也。故虎文之字從之。

    颩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颩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