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的讀音 飛燕的意思
1.亦作"飛燕"。 2.飛翔的燕子。 3.指漢成帝趙皇后。 4.良馬名。 5.指古曲名。語出《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6.指古卜名。
- 飛
- 燕
“飛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i yàn]
- 漢字注音:
- ㄈㄟ ㄧㄢˋ
- 簡繁字形:
- 飛燕
- 是否常用:
- 否
“飛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飛燕"。 2.飛翔的燕子。 3.指漢成帝趙皇后。 4.良馬名。 5.指古曲名。語出《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6.指古卜名。 辭典解釋
飛燕 fēi yàn ㄈㄟ ㄧㄢˋ 飛翔的燕子。
《樂府詩集.卷三一.相和歌辭六.唐.梁氏瓊.銅雀臺》:「舞時飛燕列,夢里片云來。」
漢成帝之后趙飛燕。參見「趙飛燕」條。
東漢末年叛軍領袖張燕的綽號。
《后漢書.卷七一.朱俊傳》:「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
網絡解釋
“飛燕”的單字解釋
【飛】:同“飛”。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
“飛燕”的相關詞語
* 飛燕的讀音是:fēi yàn,飛燕的意思: 1.亦作"飛燕"。 2.飛翔的燕子。 3.指漢成帝趙皇后。 4.良馬名。 5.指古曲名。語出《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6.指古卜名。
基本解釋
1.亦作"飛燕"。 2.飛翔的燕子。 3.指漢成帝趙皇后。 4.良馬名。 5.指古曲名。語出《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 6.指古卜名。辭典解釋
飛燕 fēi yàn ㄈㄟ ㄧㄢˋ飛翔的燕子。
《樂府詩集.卷三一.相和歌辭六.唐.梁氏瓊.銅雀臺》:「舞時飛燕列,夢里片云來。」
漢成帝之后趙飛燕。參見「趙飛燕」條。
東漢末年叛軍領袖張燕的綽號。
《后漢書.卷七一.朱俊傳》:「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
【飛】:同“飛”。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