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響繞梁的讀音 餘響繞梁的意思
【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圓潤,余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出處】晉·張華《博物志》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馀響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示例】韓娥過齊雍門,鬻歌假食,既畢,而~,三日不絕。 ◎唐·李亢《獨異志》卷中
- 餘
- 響
- 繞
- 梁
“餘響繞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ú xiǎng rào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ㄩˊ ㄒㄧㄤˇ ㄖㄠˇ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餘響繞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余音繞梁"。 辭典解釋
余響繞梁 yú xiǎng rào liáng ㄩˊ ㄒㄧㄤˇ ㄖㄠˋ ㄌㄧㄤˊ 形容美妙的音樂感人之深,余味不絕。《宋書.卷一九.樂志一》:「又有韓娥者,東之齊,至雍門,匱糧,乃鬻哥假食,既而去,余響繞梁,三日不絕。」也作「余音繞梁」。
英語 reverberates around the rafters (idiom)?; fig. sonorous and resounding (esp. of singing voice)?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圓潤,余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出處】晉·張華《博物志》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馀響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韓娥過齊雍門,鬻歌假食,既畢,而~,三日不絕。 ◎唐·李亢《獨異志》卷中
“餘響繞梁”的單字解釋
【餘】:同“馀”。
【響】:同“響”。
【繞】:同“繞”。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餘響繞梁”的相關詞語
* 餘響繞梁的讀音是:yú xiǎng rào liáng,餘響繞梁的意思:【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圓潤,余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出處】晉·張華《博物志》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馀響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示例】韓娥過齊雍門,鬻歌假食,既畢,而~,三日不絕。 ◎唐·李亢《獨異志》卷中
基本解釋
見"余音繞梁"。辭典解釋
余響繞梁 yú xiǎng rào liáng ㄩˊ ㄒㄧㄤˇ ㄖㄠˋ ㄌㄧㄤˊ形容美妙的音樂感人之深,余味不絕。《宋書.卷一九.樂志一》:「又有韓娥者,東之齊,至雍門,匱糧,乃鬻哥假食,既而去,余響繞梁,三日不絕。」也作「余音繞梁」。
英語 reverberates around the rafters (idiom)?; fig. sonorous and resounding (esp. of singing voice)?
【解釋】形容歌聲高亢圓潤,余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出處】晉·張華《博物志》卷八:“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鬻歌假食而去,馀響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韓娥過齊雍門,鬻歌假食,既畢,而~,三日不絕。 ◎唐·李亢《獨異志》卷中
【餘】:同“馀”。
【響】:同“響”。
【繞】:同“繞”。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