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錢的讀音 馬口錢的意思
馬口錢 馬口錢是對馬匹所課的稅。漢代對牲畜課稅,始于武帝時的馬口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詔令邊境人民養馬。由官府借給母馬,滿3年后,10母馬還官1駒,即十分之一的稅,武帝開征馬口錢的原因,一方面是當時民間飼養馬匹的數量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武帝征伐四方,軍費開支浩繁,馬匹傷亡很重,急需補充。昭帝元鳳二年 (公元前79年) ,下令“毋斂今年馬口錢” 《(漢書》一)是為對牲畜稅的免征。
- 馬
- 口
- 錢
“馬口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ǎ kǒu qián]
- 漢字注音:
- ㄇㄚˇ ㄎㄡˇ ㄑㄧㄢˊ
- 簡繁字形:
- 馬口錢
- 是否常用:
- 否
“馬口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代向牧民征收的馬稅。辭典解釋
馬口錢 mǎ kǒu qián ㄇㄚˇ ㄎㄡˇ ㄑㄧㄢˊ 漢時所征的馬稅。
《漢書.卷七.昭帝紀》:「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三輔、太常郡得以叔粟當賦。」
網絡解釋
馬口錢
馬口錢是對馬匹所課的稅。漢代對牲畜課稅,始于武帝時的馬口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詔令邊境人民養馬。由官府借給母馬,滿3年后,10母馬還官1駒,即十分之一的稅,武帝開征馬口錢的原因,一方面是當時民間飼養馬匹的數量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武帝征伐四方,軍費開支浩繁,馬匹傷亡很重,急需補充。昭帝元鳳二年 (公元前79年) ,下令“毋斂今年馬口錢” 《(漢書》一)是為對牲畜稅的免征。
“馬口錢”的單字解釋
【馬】:同“馬”。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錢】:同“錢”。
“馬口錢”的相關詞語
* 馬口錢的讀音是:mǎ kǒu qián,馬口錢的意思:馬口錢 馬口錢是對馬匹所課的稅。漢代對牲畜課稅,始于武帝時的馬口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詔令邊境人民養馬。由官府借給母馬,滿3年后,10母馬還官1駒,即十分之一的稅,武帝開征馬口錢的原因,一方面是當時民間飼養馬匹的數量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武帝征伐四方,軍費開支浩繁,馬匹傷亡很重,急需補充。昭帝元鳳二年 (公元前79年) ,下令“毋斂今年馬口錢” 《(漢書》一)是為對牲畜稅的免征。
基本解釋
漢代向牧民征收的馬稅。辭典解釋
馬口錢 mǎ kǒu qián ㄇㄚˇ ㄎㄡˇ ㄑㄧㄢˊ漢時所征的馬稅。
《漢書.卷七.昭帝紀》:「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三輔、太常郡得以叔粟當賦。」
馬口錢
馬口錢是對馬匹所課的稅。漢代對牲畜課稅,始于武帝時的馬口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詔令邊境人民養馬。由官府借給母馬,滿3年后,10母馬還官1駒,即十分之一的稅,武帝開征馬口錢的原因,一方面是當時民間飼養馬匹的數量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武帝征伐四方,軍費開支浩繁,馬匹傷亡很重,急需補充。昭帝元鳳二年 (公元前79年) ,下令“毋斂今年馬口錢” 《(漢書》一)是為對牲畜稅的免征。【馬】:同“馬”。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錢】: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