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的讀音 馬可波羅的意思
辭典解釋馬可波羅 (Marco Polo) mǎ kě bō luó 人名。(西元1254~1324)?義大利人。西元一二七五年來中國,元世祖召詢西方文化狀況,授給官職,仕元凡二十余年始歸。后值熱那亞戰爭,被俘,在獄二年,口授旅行中所見所聞,由同囚的人筆記,盛道東方的繁華富庶,啟發日后許多航海家探航的動機。也譯作「馬哥波羅」、「馬哥孛羅」。
- 馬
- 可
- 波
- 羅
“馬可波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ǎ kě bō luó]
- 漢字注音:
- ㄇㄚˇ ㄎㄜˇ ㄅㄛ ㄌㄨㄛˊ
- 簡繁字形:
- 馬可波羅
- 是否常用:
- 否
“馬可波羅”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馬可波羅 (Marco Polo) mǎ kě bō luó ㄇㄚˇ ㄎㄜˇ ㄅㄛ ㄌㄨㄛˊ 人名。(西元1254~1324)?義大利人。西元一二七五年來中國,元世祖召詢西方文化狀況,授給官職,仕元凡二十余年始歸。后值熱那亞戰爭,被俘,在獄二年,口授旅行中所見所聞,由同囚的人筆記,盛道東方的繁華富庶,啟發日后許多航海家探航的動機。也譯作「馬哥波羅」、「馬哥孛羅」。
網絡解釋
“馬可波羅”的單字解釋
【馬】:同“馬”。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
“馬可波羅”的相關詞語
* 馬可波羅的讀音是:mǎ kě bō luó,馬可波羅的意思:辭典解釋馬可波羅 (Marco Polo) mǎ kě bō luó 人名。(西元1254~1324)?義大利人。西元一二七五年來中國,元世祖召詢西方文化狀況,授給官職,仕元凡二十余年始歸。后值熱那亞戰爭,被俘,在獄二年,口授旅行中所見所聞,由同囚的人筆記,盛道東方的繁華富庶,啟發日后許多航海家探航的動機。也譯作「馬哥波羅」、「馬哥孛羅」。
辭典解釋
馬可波羅 (Marco Polo) mǎ kě bō luó ㄇㄚˇ ㄎㄜˇ ㄅㄛ ㄌㄨㄛˊ人名。(西元1254~1324)?義大利人。西元一二七五年來中國,元世祖召詢西方文化狀況,授給官職,仕元凡二十余年始歸。后值熱那亞戰爭,被俘,在獄二年,口授旅行中所見所聞,由同囚的人筆記,盛道東方的繁華富庶,啟發日后許多航海家探航的動機。也譯作「馬哥波羅」、「馬哥孛羅」。
【馬】:同“馬”。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