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蛇打草的讀音 驚蛇打草的意思
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唐訓方《里語征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
- 驚
- 蛇
- 打
- 草
“驚蛇打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g shé dǎ cǎo]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驚蛇打草
- 是否常用:
- 否
“驚蛇打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唐訓方《里語征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
網絡解釋
“驚蛇打草”的單字解釋
【驚】:同“驚”。
【蛇】:[shé]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yí]見“逶蛇”。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
“驚蛇打草”的相關詞語
* 驚蛇打草的讀音是:jīng shé dǎ cǎo,驚蛇打草的意思: 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唐訓方《里語征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
基本解釋
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唐訓方《里語征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驚】:同“驚”。
【蛇】:[shé]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yí]見“逶蛇”。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