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的讀音 馬道的意思
馬道 馬道,指建于城臺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于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筑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于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 馬
- 道
“馬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ǎ dào]
- 漢字注音:
- ㄇㄚˇ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馬道
- 是否常用:
- 否
“馬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通車馬的大路。 2.指校場或城墻上跑馬的路。 3.指宮中允許上馬的地方。 辭典解釋
馬道 mǎ dào ㄇㄚˇ ㄉㄠˋ 舊時校場或城墻上馳馬的道路。
《北史.卷四三.郭祚傳》:「時議定新令,詔祚與侍中、黃門參議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于馬道。」
網絡解釋
馬道
馬道,指建于城臺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于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筑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于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馬道”的單字解釋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馬道”的相關詞語
* 馬道的讀音是:mǎ dào,馬道的意思:馬道 馬道,指建于城臺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于馬匹、車輛上下。 在建筑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于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基本解釋
1.通車馬的大路。 2.指校場或城墻上跑馬的路。 3.指宮中允許上馬的地方。辭典解釋
馬道 mǎ dào ㄇㄚˇ ㄉㄠˋ舊時校場或城墻上馳馬的道路。
《北史.卷四三.郭祚傳》:「時議定新令,詔祚與侍中、黃門參議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于馬道。」
馬道
馬道,指建于城臺內側的漫坡道,一般為左右對稱。坡道表面為陡磚砌法,利用磚的棱面形成澀腳,俗稱“礓”,便于馬匹、車輛上下。在建筑施工中,當角度較大邊坡高于一定高度時,在邊坡上設置1-2m寬的較水平的道路。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