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突子的讀音 骨突子的意思
骨突子 【拼音】gǔ tū zǐ 【注音】ㄍㄨˇ ㄊㄨ ㄗㄧˇ 【釋義】珠子串聯成的項練。 【示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夜叉國》:“ 徐 以問雌,雌云:‘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 徐郎 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 徐 項。 徐 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
- 骨
- 突
- 子
“骨突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ǔ tū zǐ]
- 漢字注音:
- ㄍㄨˇ ㄊㄨ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骨突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珠子串聯成的項練。
網絡解釋
骨突子
【拼音】gǔ tū zǐ
【注音】ㄍㄨˇ ㄊㄨ ㄗㄧˇ
【釋義】珠子串聯成的項練。
【示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夜叉國》:“ 徐 以問雌,雌云:‘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 徐郎 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 徐 項。 徐 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
“骨突子”的單字解釋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煙火口,相當于現在的煙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簡稱:上關節突。下關節突。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骨突子”的相關詞語
* 骨突子的讀音是:gǔ tū zǐ,骨突子的意思:骨突子 【拼音】gǔ tū zǐ 【注音】ㄍㄨˇ ㄊㄨ ㄗㄧˇ 【釋義】珠子串聯成的項練。 【示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夜叉國》:“ 徐 以問雌,雌云:‘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 徐郎 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 徐 項。 徐 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
基本解釋
珠子串聯成的項練。骨突子
【拼音】gǔ tū zǐ【注音】ㄍㄨˇ ㄊㄨ ㄗㄧˇ
【釋義】珠子串聯成的項練。
【示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夜叉國》:“ 徐 以問雌,雌云:‘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 徐郎 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并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 徐 項。 徐 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煙火口,相當于現在的煙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簡稱:上關節突。下關節突。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