髳怎么讀 髳的意思
“髳”字共有2個讀音:
[máo]
[méng]

漢字 | 髳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ㄠˊ|ㄇㄥˊ |
部首 | [髟] 鬢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5 |
異體字 | ? 髦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AF3 |
其它編碼 | 五筆:dect 倉頡:shnih 鄭碼:chim 四角:72222 |
筆順編碼 | 121115433354523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フ丶フ丨ノ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 橫 橫 撇折 點 撇 撇 撇 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豎鉤 撇 |
髳字的意思
[máo]
1.額上頭發齊眉的一種發式。
2.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支。
[méng]〔覭(míng)髳〕草木叢茸、朦朧不清。
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髳
máo ㄇㄠˊ
額上頭發齊眉的一種發式。 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支。其它字義
● 髳
méng ㄇㄥˊ
◎ 〔覭(míng)髳〕草木叢茸、朦朧不清。
英語 state
德語 modisch, elegant ,schlagen, knallen
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髳 máo
〈名〉
(1) 古代的一種發式 [hair style]
(2) 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 [Mao nationality]。分布在今四川南、云南北一帶
髳字的辭典解釋
髳ㄇㄠˊmáo 名
長垂至眉的頭發。《說文解字·髟部》:「髳,發至眉也。」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在大陸地區川南一帶。《書經·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漢·孔安國·傳:「八國皆蠻夷戎狄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
髳ㄇㄥˊméng 形草木叢生繁茂的樣子。《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晉·郭璞·注:「謂草木之叢茸翳薈也。」
康熙字典解釋
髳【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說文》與??同。《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傳》八國皆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詩·小雅·角弓疏》髳,髦音義同。詳髦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義同。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註》謂草木叢茸翳薈。
又葉蒙晡切,音模。《柳宗元·劒門銘》界山爲門,環于蜀都,叢險積貨,混幷羌髳。
說文解字解釋
髳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髳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