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怎么讀 鬐的意思
“鬐”字共有1個讀音:
[qí]

漢字 | 鬐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ㄧˊ |
部首 | [髟] 鬢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10 |
異體字 | ? ?? ?? 鰭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B10 |
其它編碼 | 五筆:defj 倉頡:shjpa 鄭碼:chrk 四角:72601 |
筆順編碼 | 1211154333121335251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一丨一ノノフ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 橫 橫 撇折 點 撇 撇 撇 橫 豎 橫 撇 撇 豎彎鉤 豎 橫折 橫 橫 |
鬐字的意思
馬鬃,馬頸上的長毛。
鬐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鬐
qí ㄑㄧˊ
鬃毛:“毛周其體,長如馬鬐。” 古同“鰭”。英語 horse's mane; fins
德語 Rückenfinnen (S)
法語 nageoire dorsale,crinière de cheval
鬐字的詳細解釋
鬐字的辭典解釋
鬐ㄑㄧˊqí名
馬頸上的長毛。《尉繚子·制談》:「猶良驥??駬之駛,彼駕駑馬鬐興角逐,何能紹吾氣哉!」《聊齋志異·卷四·驅怪》:「毛周其體,長如馬鬐。」
魚脊上的鰭。《儀禮·士虞禮》:「載猶進柢,魚進鬐。」《莊子·外物》:「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鶩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
康熙字典解釋
鬐【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音耆。《說文》馬鬣也。《廣韻》馬項上鬐也。《揚子·方言》鬐尾稍盡也。《註》鬐,毛物漸落去之名。
又《儀禮·士虞禮記》魚進鬐。《註》鬐,脊也。《莊子·外物篇》揚而奮鬐。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鬐【卷九】【髟部】
馬鬣也。從髟耆聲。渠脂切
鬐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鬐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