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色的讀音 鮮色的意思
鮮色 xiān sè 鮮色(鮮色) 1. 鮮艷的色彩。 晉 夏侯湛 《玄鳥賦》:“挺參差之修尾,發緇素之鮮色。” 唐 孟郊 《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詩:“ 錦水 有鮮色, 蜀山 饒芳叢。”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龍舟六雙,戲于湖中。其舟俱裝十太尉、七圣、 二郎神 、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2. 鮮潤的顏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長歌行》:“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
- 鮮
- 色
“鮮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 sè]
- 漢字注音:
- ㄒㄧㄢ ㄙㄜˋ
- 簡繁字形:
- 鮮色
- 是否常用:
- 否
“鮮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鮮艷的色彩。 2.鮮潤的顏色。
網絡解釋
鮮色
xiān sè
ㄒㄧㄢ ㄙㄜˋ
鮮色(鮮色)
1. 鮮艷的色彩。 晉 夏侯湛 《玄鳥賦》:“挺參差之修尾,發緇素之鮮色。” 唐 孟郊 《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詩:“ 錦水 有鮮色, 蜀山 饒芳叢。”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龍舟六雙,戲于湖中。其舟俱裝十太尉、七圣、 二郎神 、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2. 鮮潤的顏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長歌行》:“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
“鮮色”的單字解釋
【鮮】:[xiān]1.泛指魚類。2.泛指鱗介水產。3.活魚。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6.新宰殺的鳥獸肉。7.引申為殺。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9.新,新鮮。10.鮮明,明麗。11.潔凈。12.善,美好。13.味美。14.夭折,短命。15.同“斯”。指示代詞。此。16.同“斯”。副詞。於是;就。17.見“鮮方”。[xiǎn]1.少;盡。2.同“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鮮色”的相關詞語
* 鮮色的讀音是:xiān sè,鮮色的意思:鮮色 xiān sè 鮮色(鮮色) 1. 鮮艷的色彩。 晉 夏侯湛 《玄鳥賦》:“挺參差之修尾,發緇素之鮮色。” 唐 孟郊 《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詩:“ 錦水 有鮮色, 蜀山 饒芳叢。”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龍舟六雙,戲于湖中。其舟俱裝十太尉、七圣、 二郎神 、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2. 鮮潤的顏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長歌行》:“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
基本解釋
1.鮮艷的色彩。 2.鮮潤的顏色。鮮色
xiān sèㄒㄧㄢ ㄙㄜˋ
鮮色(鮮色)
1. 鮮艷的色彩。 晉 夏侯湛 《玄鳥賦》:“挺參差之修尾,發緇素之鮮色。” 唐 孟郊 《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詩:“ 錦水 有鮮色, 蜀山 饒芳叢。”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龍舟六雙,戲于湖中。其舟俱裝十太尉、七圣、 二郎神 、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2. 鮮潤的顏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長歌行》:“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
【鮮】:[xiān]1.泛指魚類。2.泛指鱗介水產。3.活魚。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6.新宰殺的鳥獸肉。7.引申為殺。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9.新,新鮮。10.鮮明,明麗。11.潔凈。12.善,美好。13.味美。14.夭折,短命。15.同“斯”。指示代詞。此。16.同“斯”。副詞。於是;就。17.見“鮮方”。[xiǎn]1.少;盡。2.同“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