鶻莽的讀音 鶻莽的意思
鶻莽 鶻莽(鶻莽) hú mǎng 唐 代波斯棗的異名。《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自 拂菻 西南度磧二千里,有國曰 磨鄰 ,曰 老勃薩 。其人黑而性悍。地瘴癘,無草木五谷,飼馬以槁魚,人食鶻莽。鶻莽,波斯棗也。”
- 鶻
- 莽
“鶻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ú mǎng]
- 漢字注音:
- ㄏㄨˊ ㄇㄤˇ
- 簡繁字形:
- 鶻莽
- 是否常用:
- 否
“鶻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波斯棗的異名。
網絡解釋
鶻莽
鶻莽(鶻莽)
hú mǎng
ㄏㄨˊ ㄇㄤˇ
唐 代波斯棗的異名。《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自 拂菻 西南度磧二千里,有國曰 磨鄰 ,曰 老勃薩 。其人黑而性悍。地瘴癘,無草木五谷,飼馬以槁魚,人食鶻莽。鶻莽,波斯棗也。”
“鶻莽”的單字解釋
【鶻】:[gǔ]1.見“鶻鵃”。即鶻嘲。一說即斑鳩。2.船的一種。[hú]1.鳥類的一科。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寬,上嘴彎曲並有齒狀突起。飛得很快,善於襲擊其它鳥類。也叫隼。2.見“鶻圇”、“鶻突”。
【莽】:1.密生的草。也用作草的泛稱:草莽。叢莽。2.粗魯;冒失:魯莽。
“鶻莽”的相關詞語
* 鶻莽的讀音是:hú mǎng,鶻莽的意思:鶻莽 鶻莽(鶻莽) hú mǎng 唐 代波斯棗的異名。《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自 拂菻 西南度磧二千里,有國曰 磨鄰 ,曰 老勃薩 。其人黑而性悍。地瘴癘,無草木五谷,飼馬以槁魚,人食鶻莽。鶻莽,波斯棗也。”
基本解釋
唐代波斯棗的異名。鶻莽
鶻莽(鶻莽)hú mǎng
ㄏㄨˊ ㄇㄤˇ
唐 代波斯棗的異名。《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自 拂菻 西南度磧二千里,有國曰 磨鄰 ,曰 老勃薩 。其人黑而性悍。地瘴癘,無草木五谷,飼馬以槁魚,人食鶻莽。鶻莽,波斯棗也。”
【鶻】:[gǔ]1.見“鶻鵃”。即鶻嘲。一說即斑鳩。2.船的一種。[hú]1.鳥類的一科。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寬,上嘴彎曲並有齒狀突起。飛得很快,善於襲擊其它鳥類。也叫隼。2.見“鶻圇”、“鶻突”。
【莽】:1.密生的草。也用作草的泛稱:草莽。叢莽。2.粗魯;冒失: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