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鴂的讀音 鳴鴂的意思
鳴鴂 鵜鴂 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
- 鳴
- 鴂
“鳴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ng jué]
- 漢字注音:
- ㄇㄧㄥˊ ㄐㄩㄝˊ
- 簡繁字形:
- 鳴鴂
- 是否常用:
- 否
“鳴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網絡解釋
鳴鴂
鵜鴂
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
“鳴鴂”的單字解釋
【鳴】:1.(鳥獸或昆蟲)叫:鳥鳴。蟬鳴。蟲鳴。2.發出聲音;使發出聲音:耳鳴。雷鳴。自鳴鐘。孤掌難鳴。禮炮齊鳴。鳴鼓。鳴鑼開道。3.表達;發表(情感、意見、主張):鳴謝。鳴冤。鳴不平。百家爭鳴。4.姓。
【鴂】:伯勞鳥:“楚、越間聲音特異,鴂舌踔噪,今聽之恬然不怪。”
“鳴鴂”的相關詞語
* 鳴鴂的讀音是:míng jué,鳴鴂的意思:鳴鴂 鵜鴂 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
基本解釋
1.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鳴鴂
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
【鳴】:1.(鳥獸或昆蟲)叫:鳥鳴。蟬鳴。蟲鳴。2.發出聲音;使發出聲音:耳鳴。雷鳴。自鳴鐘。孤掌難鳴。禮炮齊鳴。鳴鼓。鳴鑼開道。3.表達;發表(情感、意見、主張):鳴謝。鳴冤。鳴不平。百家爭鳴。4.姓。
【鴂】:伯勞鳥:“楚、越間聲音特異,鴂舌踔噪,今聽之恬然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