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葉子的讀音 麻葉子的意思
麻葉子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制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里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將已經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制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
- 麻
- 葉
- 子
“麻葉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 yè zi]
- 漢字注音:
- ㄇㄚˊ ㄧㄝˋ ㄗ
- 簡繁字形:
- 麻葉子
- 是否常用:
- 否
“麻葉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麻葉皮。徐珂《清稗類鈔?服飾?狐裘之類別》:“其(狐)股里黃黑雜色者,集以成裘,名麻葉子。”參見“麻葉皮 ”。
網絡解釋
麻葉子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制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里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將已經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制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
“麻葉子”的單字解釋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葉】:[yè]1.葉子,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復葉。2.某些像葉子的薄片:銅葉。扇葉。3.同“頁”。4.較長時期的某一段:20世紀中葉。[xié]和洽。常指聲音的調諧:葉聲。葉韻。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麻葉子”的相關詞語
* 麻葉子的讀音是:má yè zi,麻葉子的意思:麻葉子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制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里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將已經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制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
基本解釋
即麻葉皮。徐珂《清稗類鈔?服飾?狐裘之類別》:“其(狐)股里黃黑雜色者,集以成裘,名麻葉子。”參見“麻葉皮 ”。麻葉子
麻葉子是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種傳統年節小吃,是麥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制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里的大麥(小麥可不成)淘洗、保溫、發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將已經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制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葉】:[yè]1.葉子,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樹葉。復葉。2.某些像葉子的薄片:銅葉。扇葉。3.同“頁”。4.較長時期的某一段:20世紀中葉。[xié]和洽。常指聲音的調諧:葉聲。葉韻。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