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獻壽的讀音 麻姑獻壽的意思
麻姑獻壽【解釋】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 麻
- 姑
- 獻
- 壽
“麻姑獻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 gū xiàn shòu]
- 漢字注音:
- ㄇㄚˊ ㄍㄨ ㄒㄧㄢˋ ㄕㄡˋ
- 簡繁字形:
- 麻姑獻壽
- 是否常用:
- 否
“麻姑獻壽”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麻姑獻壽 má gū xiàn shòu ㄇㄚˊ ㄍㄨ ㄒㄧㄢˋ ㄕㄡˋ 戲曲劇目。內容以麻姑獻壽為主題,全劇充滿歡娛熱鬧。
網絡解釋
麻姑獻壽
【解釋】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麻姑獻壽”的單字解釋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姑】:1.姑母;稱父親的姐妹。2.丈夫的姐妹:姑嫂。3.古稱丈夫的母親:翁姑(公婆)。4.出家女子或從事迷信職業的婦女。例:尼姑。三姑六婆。5.副詞。暫且:姑置勿論(暫時放在一邊不談)。
【獻】:1.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獻花。獻旗。貢獻。把青春獻給祖國。2.表現給人看:獻技。獻殷勤。3.姓。
【壽】:1.活得歲數大;長命:福壽。人壽年豐。2.年歲;生命:長壽。壽命。3.壽辰:做壽。壽面。4.祝人壽辰。5.婉辭,生前預備的;裝殮死人的:壽材。壽衣。6.姓。
“麻姑獻壽”的相關詞語
“麻姑獻壽”造句
捧心,貂蟬拜月,昭君出塞,麻姑獻壽,天孫織綿,則天垂廉,文姬歸漢,紅拂夜奔,綠珠墜樓,萍姬針神,曹令割鼻,紅玉擊鼓,文君當爐,紅線盜盒,木蘭彎。
如意觀音立像,老壽星立像,老者人物立像,麻姑獻壽立像,皇帝立像,持花仙翁立像,福祿壽三星立像,歡喜佛立像,牛郎織女立像,童子獻壽立像,觀音大士立像……。
此時正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滿街掛滿了彩燈,什么嫦娥奔月、八仙過海、麻姑獻壽、鐘馗捉鬼,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顧老夫人見了顧家最得意的長孫,笑得眉眼都開了,今天她穿了醬紫色的麻姑獻壽織繡錦緞褂子,戴了八寶百鳥全金簪子一對,更是顯得精神熠熠,喜氣洋洋。
墻上100余處彩繪、彩塑形神兼備,有神工鬼斧的八仙過海;有呼之欲出的麻姑獻壽;有窮形盡相的桃園結義;有活靈活現的古城會。
* 麻姑獻壽的讀音是:má gū xiàn shòu,麻姑獻壽的意思:麻姑獻壽【解釋】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辭典解釋
麻姑獻壽 má gū xiàn shòu ㄇㄚˊ ㄍㄨ ㄒㄧㄢˋ ㄕㄡˋ戲曲劇目。內容以麻姑獻壽為主題,全劇充滿歡娛熱鬧。
麻姑獻壽
【解釋】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姑】:1.姑母;稱父親的姐妹。2.丈夫的姐妹:姑嫂。3.古稱丈夫的母親:翁姑(公婆)。4.出家女子或從事迷信職業的婦女。例:尼姑。三姑六婆。5.副詞。暫且:姑置勿論(暫時放在一邊不談)。
【獻】:1.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獻花。獻旗。貢獻。把青春獻給祖國。2.表現給人看:獻技。獻殷勤。3.姓。
【壽】:1.活得歲數大;長命:福壽。人壽年豐。2.年歲;生命:長壽。壽命。3.壽辰:做壽。壽面。4.祝人壽辰。5.婉辭,生前預備的;裝殮死人的:壽材。壽衣。6.姓。
捧心,貂蟬拜月,昭君出塞,麻姑獻壽,天孫織綿,則天垂廉,文姬歸漢,紅拂夜奔,綠珠墜樓,萍姬針神,曹令割鼻,紅玉擊鼓,文君當爐,紅線盜盒,木蘭彎。
如意觀音立像,老壽星立像,老者人物立像,麻姑獻壽立像,皇帝立像,持花仙翁立像,福祿壽三星立像,歡喜佛立像,牛郎織女立像,童子獻壽立像,觀音大士立像……。
此時正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滿街掛滿了彩燈,什么嫦娥奔月、八仙過海、麻姑獻壽、鐘馗捉鬼,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顧老夫人見了顧家最得意的長孫,笑得眉眼都開了,今天她穿了醬紫色的麻姑獻壽織繡錦緞褂子,戴了八寶百鳥全金簪子一對,更是顯得精神熠熠,喜氣洋洋。
墻上100余處彩繪、彩塑形神兼備,有神工鬼斧的八仙過海;有呼之欲出的麻姑獻壽;有窮形盡相的桃園結義;有活靈活現的古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