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槌的讀音 麻槌的意思
麻槌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休說麻槌腦箍,六問三推,不住勘問,有甚數目,打的渾身血污。”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桚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
- 麻
- 槌
“麻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á chuí]
- 漢字注音:
- ㄇㄚˊ ㄔㄨㄟ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麻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 辭典解釋
麻槌 má chuí ㄇㄚˊ ㄔㄨㄟˊ 一種刑具,套頭的腦箍。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婦,好不藏情也魯義姑。又不會麻槌下腦箍,你怎么口聲的就招伏。」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拶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
網絡解釋
麻槌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休說麻槌腦箍,六問三推,不住勘問,有甚數目,打的渾身血污。”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桚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
“麻槌”的單字解釋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槌】:敲打用的棒,大多一頭較大或呈球形:棒槌。鼓槌兒。
“麻槌”的相關詞語
* 麻槌的讀音是:má chuí,麻槌的意思:麻槌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休說麻槌腦箍,六問三推,不住勘問,有甚數目,打的渾身血污。”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桚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
基本解釋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辭典解釋
麻槌 má chuí ㄇㄚˊ ㄔㄨㄟˊ一種刑具,套頭的腦箍。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婦,好不藏情也魯義姑。又不會麻槌下腦箍,你怎么口聲的就招伏。」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拶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
麻槌
用麻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舊時作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濕。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休說麻槌腦箍,六問三推,不住勘問,有甚數目,打的渾身血污。”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比及下桚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頭加氣力。”【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槌】:敲打用的棒,大多一頭較大或呈球形:棒槌。鼓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