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壤的讀音 黃壤的意思
黃壤 黃壤(yellow soil) 土類名。是指亞熱帶常年濕潤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廣泛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山地或高原。主要成土過程是脫硅富鋁化作用及鐵、鋁氧化物水化,在特殊條件下,還可伴生表潛和灰化。黏土礦物以蛭石為主,高嶺石、水云母其次,表明富鋁化強度較磚紅壤及紅壤弱,由于常濕潤引起的強度淋溶,交換性鹽基量僅20%,呈鹽基極不飽和狀態,pH4. 5—5.5。黏粒硅鋁率2.0~2.3,有機質可達5%以上。表層有機質和氮、磷、鉀等養分高于紅壤,質地也較輕。經施石灰改土后,適宜種水稻、果樹、茶及多種旱作物。
- 黃
- 壤
“黃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áng rǎng]
- 漢字注音:
- ㄏㄨㄤˊ ㄖㄤˇ
- 簡繁字形:
- 黃壤
- 是否常用:
- 否
“黃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黃土。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潮濕地區的黃色土壤,含有大量鐵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強酸性,缺乏磷分。我國南方和西南有這種土壤。俗稱“黃泥”。猶黃泉。地中;地底下。辭典解釋
黃壤 huáng rǎng ㄏㄨㄤˊ ㄖㄤˇ 黃土。
《文選.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黃泉。
唐.白居易〈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黃壤詎知我,白頭獨念君。」
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濕熱地區的黃色土壤。鐵氧化物含量極高,而缺乏磷分,帶黏性 及強酸性。
網絡解釋
黃壤
黃壤(yellow soil) 土類名。是指亞熱帶常年濕潤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廣泛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山地或高原。主要成土過程是脫硅富鋁化作用及鐵、鋁氧化物水化,在特殊條件下,還可伴生表潛和灰化。黏土礦物以蛭石為主,高嶺石、水云母其次,表明富鋁化強度較磚紅壤及紅壤弱,由于常濕潤引起的強度淋溶,交換性鹽基量僅20%,呈鹽基極不飽和狀態,pH4. 5—5.5。黏粒硅鋁率2.0~2.3,有機質可達5%以上。表層有機質和氮、磷、鉀等養分高于紅壤,質地也較輕。經施石灰改土后,適宜種水稻、果樹、茶及多種旱作物。
“黃壤”的單字解釋
“黃壤”的相關詞語
* 黃壤的讀音是:huáng rǎng,黃壤的意思:黃壤 黃壤(yellow soil) 土類名。是指亞熱帶常年濕潤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廣泛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山地或高原。主要成土過程是脫硅富鋁化作用及鐵、鋁氧化物水化,在特殊條件下,還可伴生表潛和灰化。黏土礦物以蛭石為主,高嶺石、水云母其次,表明富鋁化強度較磚紅壤及紅壤弱,由于常濕潤引起的強度淋溶,交換性鹽基量僅20%,呈鹽基極不飽和狀態,pH4. 5—5.5。黏粒硅鋁率2.0~2.3,有機質可達5%以上。表層有機質和氮、磷、鉀等養分高于紅壤,質地也較輕。經施石灰改土后,適宜種水稻、果樹、茶及多種旱作物。
基本解釋
即黃土。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潮濕地區的黃色土壤,含有大量鐵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強酸性,缺乏磷分。我國南方和西南有這種土壤。俗稱“黃泥”。猶黃泉。地中;地底下。辭典解釋
黃壤 huáng rǎng ㄏㄨㄤˊ ㄖㄤˇ黃土。
《文選.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黃泉。
唐.白居易〈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黃壤詎知我,白頭獨念君。」
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濕熱地區的黃色土壤。鐵氧化物含量極高,而缺乏磷分,帶黏性 及強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