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黃金臺的讀音 黃金臺的意思

    黃金臺 (戰國遺址-黃金臺遺址)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戰國時期燕昭王筑,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臺上(臺上隸屬于北章村,由黃金臺在此而得名),目前遺址尚存。 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臺燕昭王筑,,禮郭隗以致士。樂毅劇辛先后至。故址在縣西三十里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黃金臺有二,故燕昭王所為樂、郭筑而禮之者,其勝跡皆在定興。今都城亦有二,是后人所筑。” 據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有感于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筑“黃金臺"以招賢納士,以致名將樂毅、劇辛先后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合各國攻齊,占領70余城。推測筑臺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時只言筑臺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臺”始見黃金臺之名。
    • huáng
    • jīn
    • tái

    “黃金臺”的讀音

    拼音讀音
    [huáng jīn tái]
    漢字注音:
    ㄏㄨㄤˊ ㄐㄧㄣ ㄊㄞˊ
    簡繁字形:
    黃金臺
    是否常用:

    “黃金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臺名。又稱金臺、燕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北易水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筑,置千金于臺上,延請天下賢士,故名。

    辭典解釋

    黃金臺  huáng jīn tái  ㄏㄨㄤˊ ㄐㄧㄣ ㄊㄞˊ  

    地名。位今河北省易水縣境內。戰國時燕昭王欲復齊人滅國的仇恨,要招納賢士,于是以郭隗為師,為之筑臺,布金于上,以招致四方豪杰,稱為「黃金臺」。后亦用以指招攬賢良的地方。南朝宋.鮑照〈放歌行〉:「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簡稱為 「金臺」。

    戲曲劇目。周代故事戲。敘述齊湣王寵鄒妃及太監伊立,而欲殺世子田法章,法章出亡,后為御史田單所救。此戲有時亦與《火牛陣》合演。

    網絡解釋

    黃金臺 (戰國遺址-黃金臺遺址)

    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戰國時期燕昭王筑,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臺上(臺上隸屬于北章村,由黃金臺在此而得名),目前遺址尚存。
    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臺燕昭王筑,,禮郭隗以致士。樂毅劇辛先后至。故址在縣西三十里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黃金臺有二,故燕昭王所為樂、郭筑而禮之者,其勝跡皆在定興。今都城亦有二,是后人所筑。”
    據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有感于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筑“黃金臺"以招賢納士,以致名將樂毅、劇辛先后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合各國攻齊,占領70余城。推測筑臺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時只言筑臺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臺”始見黃金臺之名。

    “黃金臺”的單字解釋

    】:同“”。
    】: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姓。

    “黃金臺”的相關詞語

    * 黃金臺的讀音是:huáng jīn tái,黃金臺的意思:黃金臺 (戰國遺址-黃金臺遺址)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戰國時期燕昭王筑,為燕昭王尊師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北章村臺上(臺上隸屬于北章村,由黃金臺在此而得名),目前遺址尚存。 據清康熙十二年定興縣志記載:“黃金臺燕昭王筑,,禮郭隗以致士。樂毅劇辛先后至。故址在縣西三十里北章村。年華曠邈,風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觸人遠懷。不知乃自何人構為梵宇,綴以浮屠,則懸金區作布金地矣惜也。”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黃金臺有二,故燕昭王所為樂、郭筑而禮之者,其勝跡皆在定興。今都城亦有二,是后人所筑。” 據史料考證,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執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著手招徠人才。有感于千金買骨的故事,高筑“黃金臺"以招賢納士,以致名將樂毅、劇辛先后投奔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軍聯合各國攻齊,占領70余城。推測筑臺時間起于公元前310年。當時只言筑臺而無“黃金”二字,洎鮑明遠(南朝宋文學家,即鮑照,史稱鮑參軍)《放歌行》“豈伊白壁賜,將起黃金臺”始見黃金臺之名。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