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的意思 黜陟幽明的讀音和出處
- 黜
- 陟
- 幽
- 明
- 成語名稱:
- 黜陟幽明
- 成語拼音:
- [chù zhì yōu míng]
- 成語解釋:
- 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孔傳:“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 成語例句:
- 昔堯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蓋黜陟幽明能折中爾。★唐·陳子昂《上軍國利害事·出使》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官場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黜陟幽明
- 英文翻譯:
- dismiss muddle-headed officials and appoint enlightened one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黜陟幽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昏愚 官員 晉升 賢明
“黜陟幽明”的單字解釋
【黜】:降職;罷免;廢除:黜退。罷黜。
【陟】:登高;上升:陟彼高崗。
【幽】:1.僻靜;深遠;昏暗:幽靜。幽谷。2.隱蔽的;不公開的:幽居。3.沉靜;深微:幽思。4.囚禁:幽禁。5.迷信指陰間:幽冥。6.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黜陟幽明”的近義詞
“黜陟幽明”的相關成語
“黜陟幽明”的關聯成語
黜字的成語
陟字的成語
幽字的成語
明字的成語
黜開頭的成語
陟開頭的成語
幽開頭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chu的成語
zhi的成語
you的成語
ming的成語
czym的成語
黜陟什么什么的成語
黜什么幽什么的成語
黜什么什么明的成語
什么陟幽什么的成語
什么陟什么明的成語
什么什么幽明的成語
“黜陟幽明”造句
“黜陟幽明承宣庶績念念存戴高履厚,權衡淮海鎮守名邦時時思利國澤民。
“立誹謗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三載考績,黜陟幽明,斯則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黜陟幽明,承宣庶績,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須持茹檗嘗冰。
自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惟時亮天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說的就是通過考核對領導干部進行資格篩選。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分北三苗。
* 黜陟幽明的意思 黜陟幽明的成語解釋 黜陟幽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