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兒詞的讀音 鼓兒詞的意思
鼓兒詞 鼓兒詞又稱棗莊小鼓、石門小鼓。它起源于棗莊市市中區一帶,流傳于魯南、魯西南和蘇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獨特、稀有的傳統說唱劇種。鼓兒詞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進士石元郎是鼓兒詞的始祖。
- 鼓
- 兒
- 詞
“鼓兒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ǔ ér cí]
- 漢字注音:
- ㄍㄨˇ ㄦˊ ㄘˊ
- 簡繁字形:
- 鼓兒詞
- 是否常用:
- 否
“鼓兒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鼓的唱詞。辭典解釋
鼓兒詞 gǔr cí ㄍㄨˇㄦ ㄘˊ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打鼓說書」條。
網絡解釋
鼓兒詞
鼓兒詞又稱棗莊小鼓、石門小鼓。它起源于棗莊市市中區一帶,流傳于魯南、魯西南和蘇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獨特、稀有的傳統說唱劇種。鼓兒詞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進士石元郎是鼓兒詞的始祖。
“鼓兒詞”的單字解釋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鼓兒詞”的相關詞語
* 鼓兒詞的讀音是:gǔ ér cí,鼓兒詞的意思:鼓兒詞 鼓兒詞又稱棗莊小鼓、石門小鼓。它起源于棗莊市市中區一帶,流傳于魯南、魯西南和蘇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獨特、稀有的傳統說唱劇種。鼓兒詞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進士石元郎是鼓兒詞的始祖。
基本解釋
大鼓的唱詞。辭典解釋
鼓兒詞 gǔr cí ㄍㄨˇㄦ ㄘˊ一種說唱藝術。參見「打鼓說書」條。
鼓兒詞
鼓兒詞又稱棗莊小鼓、石門小鼓。它起源于棗莊市市中區一帶,流傳于魯南、魯西南和蘇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獨特、稀有的傳統說唱劇種。鼓兒詞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進士石元郎是鼓兒詞的始祖。【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