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盆歌的讀音 鼓盆歌的意思
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種中國湖北地區非常古老的傳統曲藝形式,源于中國古代喪禮上"撲一個盆子當鼓打,唱歌陪喪家"的傳統民俗活動,故又俗稱"喪鼓"、"喪鼓歌"和"打鼓鬧喪",其具體的形成年代已無法確考。鼓盆歌流傳于江漢平原的沙市、荊州、江陵一帶,其表演形式通常為一人或二人自擊鼓板獨唱或對唱。民間演出時熱心的聽眾也可參與幫腔,即在每段唱詞的開頭和結尾一起齊唱,也有一人無伴奏的清唱形式;另外,鼓盆歌也是指關于莊子的一則典故。 2006年,鼓盆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鼓
- 盆
- 歌
“鼓盆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ǔ pén gē]
- 漢字注音:
- ㄍㄨˇ ㄆㄣˊ ㄍㄜ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鼓盆歌”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鼓盆歌 gǔ pén gē ㄍㄨˇ ㄆㄣˊ ㄍㄜ 比喻喪妻。
《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莊子鼓盆歌,是夫婦之死別。」
明.湯顯袓《牡丹亭.第三三出》:「秀才,既是你妻,鼓盆歌,廬墓三年禮,還要請他起來。」
網絡解釋
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種中國湖北地區非常古老的傳統曲藝形式,源于中國古代喪禮上"撲一個盆子當鼓打,唱歌陪喪家"的傳統民俗活動,故又俗稱"喪鼓"、"喪鼓歌"和"打鼓鬧喪",其具體的形成年代已無法確考。鼓盆歌流傳于江漢平原的沙市、荊州、江陵一帶,其表演形式通常為一人或二人自擊鼓板獨唱或對唱。民間演出時熱心的聽眾也可參與幫腔,即在每段唱詞的開頭和結尾一起齊唱,也有一人無伴奏的清唱形式;另外,鼓盆歌也是指關于莊子的一則典故。
2006年,鼓盆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鼓盆歌”的單字解釋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盆】:1.盛東西或洗東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為圓形:花盆兒。臉盆。澡盆。2.形狀略像盆的東西:骨盆。盆地。3.姓。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
“鼓盆歌”的相關詞語
* 鼓盆歌的讀音是:gǔ pén gē,鼓盆歌的意思: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種中國湖北地區非常古老的傳統曲藝形式,源于中國古代喪禮上"撲一個盆子當鼓打,唱歌陪喪家"的傳統民俗活動,故又俗稱"喪鼓"、"喪鼓歌"和"打鼓鬧喪",其具體的形成年代已無法確考。鼓盆歌流傳于江漢平原的沙市、荊州、江陵一帶,其表演形式通常為一人或二人自擊鼓板獨唱或對唱。民間演出時熱心的聽眾也可參與幫腔,即在每段唱詞的開頭和結尾一起齊唱,也有一人無伴奏的清唱形式;另外,鼓盆歌也是指關于莊子的一則典故。 2006年,鼓盆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辭典解釋
鼓盆歌 gǔ pén gē ㄍㄨˇ ㄆㄣˊ ㄍㄜ比喻喪妻。
《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莊子鼓盆歌,是夫婦之死別。」
明.湯顯袓《牡丹亭.第三三出》:「秀才,既是你妻,鼓盆歌,廬墓三年禮,還要請他起來。」
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種中國湖北地區非常古老的傳統曲藝形式,源于中國古代喪禮上"撲一個盆子當鼓打,唱歌陪喪家"的傳統民俗活動,故又俗稱"喪鼓"、"喪鼓歌"和"打鼓鬧喪",其具體的形成年代已無法確考。鼓盆歌流傳于江漢平原的沙市、荊州、江陵一帶,其表演形式通常為一人或二人自擊鼓板獨唱或對唱。民間演出時熱心的聽眾也可參與幫腔,即在每段唱詞的開頭和結尾一起齊唱,也有一人無伴奏的清唱形式;另外,鼓盆歌也是指關于莊子的一則典故。2006年,鼓盆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盆】:1.盛東西或洗東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為圓形:花盆兒。臉盆。澡盆。2.形狀略像盆的東西:骨盆。盆地。3.姓。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