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字組詞 俑的詞語
俑字的常見組詞有:兵馬俑、秦俑、始作俑者、陶俑、作俑、泥俑、鷹俑、侍俑、兵馬俑、文俑、土俑、鷹俑、墓俑、木俑,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俑字的意思
yǒng 古代殉葬的偶像:陶俑。兵馬俑。
含有俑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兵馬俑 | 兵馬俑 bīngmǎyǒng 用泥土和木頭制作的士兵和戰馬的全身塑像,作為隨葬品列隊排在墓穴里;特指在西安附近的秦始皇墓里出土的兵馬俑辭典解釋兵馬俑 bīng mǎ yǒng ㄅㄧㄥ ㄇㄚˇ ㄩㄥˇ 作成士兵及戰馬形狀用來殉葬的陶偶。如西元一九七四年,秦始皇陵(陜西臨潼)?東側所掘出的人馬陶俑及秦始皇陵西側所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不僅體形高大,具兵馬都雄健昂揚,人物神情生動,雕塑手法十分細膩,其中當年彩繪的色澤仍依稀可見。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
秦俑 | 1.秦始皇陵園的地下文物。1974年﹐發現于陜西驪山腳下秦始皇陵園外的地下建筑中。共發現四個俑坑﹐總面積25380平方米。已發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個﹐木質戰車十八輛﹐陶馬一百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九千余件。這批兵馬俑形象地展現了秦代軍隊的兵種﹑編制和武器裝備情況。戰車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劍和盾甲步卒。配長柄的戈﹑矛﹑戟﹑鉞弓弩等。騎兵執劍或弓箭﹐馬背輔韉。武士俑身高1.78-1.87米﹐頭梳各種發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鎧甲。陶俑﹑陶馬如同真人﹑真馬﹐排列有序﹑造型生動﹑比例適當﹐細部刻劃尤為精致﹐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成就。也稱秦兵馬俑。 辭典解釋秦俑 qín yǒng ㄑㄧㄣˊ ㄩㄥˇ 秦代用來殉葬的陶偶。如秦始皇陵(陜西臨潼)?東側所出土的數千件排列有序、體型高大的陶塑兵馬俑,及西側的兩乘銅車馬,兵馬雄健昂揚,人物神情生動,雕塑手法十分細膩,其中當年彩繪的色澤仍依稀可見。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如:「近年挖掘出來的秦俑,顯示秦代在雕塑藝術及冶鑄技術上已有高度成就。」 |
始作俑者 | 始作俑者 shǐzuòyǒngzhě 開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 辭典解釋始作俑者 shǐ zuò yǒng zhě 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最初制作人俑來殉葬的人。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孔子認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實與用真人陪葬無異,所以指責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后世用以比喻首創惡例的人。《鏡花緣.第七九回》:「當日不知那個始作俑者,忽然用個『托』字,初學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實實可恨!」 英語 lit. the first person to bury funerary dolls (idiom)?, fig. the originator of an evil practice德語 Urheber einer Freveltat; jd, der als erster einer üblen Tat den Weg ebnet (S)? |
陶俑 | 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 辭典解釋陶俑 táo yǒng ㄊㄠˊ ㄩㄥˇ 一種以陶土捏塑成形的陪葬物。興起于戰國晚期,有人物、動物等造型。近年來出土的秦代兵馬俑,即是陶俑的一種。 英語 a pottery figurine buried with the dead法語 figurine en terre cuite (incinérée lors de cérémonies funéraires)? |
作俑 | 作俑 zuòyǒng 古代制造陪葬用的偶像。后指創始,首開先例。多用于貶義辭典解釋作俑 zuò yǒng ㄗㄨㄛˋ ㄩㄥˇ 制作用于殉葬的木偶,因其面目似人,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后以作俑指創先制造壞事、首開惡例。宋.蘇軾〈上文侍中論榷鹽書〉:「且禍莫大于作始,作俑之漸,至于用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道:『論起這件事,卻也是杜先生作俑。』」 |
泥俑 | 泥俑 níyǒng 用泥做的隨葬人像 |
鷹俑 | 假鷹。用以驅雀。 |
侍俑 | 陪葬的俑人之一種。作婢仆狀,職司服事主人。 |
兵馬俑 | 兵馬俑 bīngmǎyǒng 用泥土和木頭制作的士兵和戰馬的全身塑像,作為隨葬品列隊排在墓穴里;特指在西安附近的秦始皇墓里出土的兵馬俑辭典解釋兵馬俑 bīng mǎ yǒng ㄅㄧㄥ ㄇㄚˇ ㄩㄥˇ 作成士兵及戰馬形狀用來殉葬的陶偶。如西元一九七四年,秦始皇陵(陜西臨潼)?東側所掘出的人馬陶俑及秦始皇陵西側所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不僅體形高大,具兵馬都雄健昂揚,人物神情生動,雕塑手法十分細膩,其中當年彩繪的色澤仍依稀可見。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英語 figurines of warriors and horses buried with the dead, Terracotta Army (historic site)?德語 Krieger- und Pferdefiguren aus Holz oder Ton ( Grabbeigaben )?; Terrakottaarmee (S)?法語 figurines de guerriers et de chevaux enterrés avec les morts, Mausolée de l'empereur Qin (site historique)? |
文俑 | 會寫文章的俑人。譏刺文人沒有思想。 |
土俑 | 古代用泥土燒制的殉葬的偶人。 |
鷹俑 | 假鷹。用以驅雀。 |
墓俑 | 殉葬用的偶像。喻指犧牲品。 |
木俑 |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辭典解釋木俑 mù yǒng ㄇㄨˋ ㄩㄥˇ 木制的人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