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字組詞 垓的詞語
垓字的常見組詞有:垓心、楚霸王困垓下、九垓八埏、會垓、埏垓、大會垓、九垓、鬧九垓、億垓、鬧垓垓、八垓、京垓、鬧垓、半垓、垓極、千垓、億垓、垓數、垓前、會垓、垓下歌、天垓、三垓、攘攘垓垓、穰穰垓垓、穣穣垓垓、鬧垓、鬧垓垓、鬧九垓、根垓,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垓字的意思
gāi 1.古代指一萬萬。2.垓下(Gāixià),古地名,在今安徽靈璧東南。項羽在這里被圍失敗。
含有垓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垓心 | 垓心 gāixīn 戰場上重重圍困的中心小李廣花榮,挺槍躍馬,直至垓心。——《水滸傳》忽然一聲炮響,火光沖天,鼓聲震地,魏兵齊出,把 魏延高翔圍在垓心。——《三國演義》辭典解釋垓心 gāi xīn ㄍㄞ ㄒㄧㄣ 戰場、圍困之中。 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你看這廝,明日在垓心里,綽見我那鐵撲頭,紅抹額,烏油甲,皂羅袍。」 《西游記.第七回》:「把大圣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 |
楚霸王困垓下 | 辭典解釋楚霸王困垓下 chǔ bà wáng kùn gāi xià ㄔㄨˇ ㄅㄚˋ ㄨㄤˊ ㄎㄨㄣˋ ㄍㄞ ㄒㄧㄚˋ (歇后語)?四面楚歌。當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于垓下時,夜間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地歌謠而以為漢軍已占領楚地。比喻所處環境艱困,各方面都受到威脅或攻擊。 如:「如今人單勢孤,已是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量你再怎么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局面。」 |
九垓八埏 | |
會垓 | 1.會戰。劉邦曾率韓信等圍項羽于垓下,后來戲劇小說因謂會戰為"會垓"。 2.引申指被包圍的陣地﹑山頭。 |
埏垓 | 指廣闊的大地。 |
大會垓 | 大會戰。垓﹐垓下。劉邦曾率韓信等圍項羽于垓下﹐羽敗死。后因以"會垓"謂會戰。 辭典解釋大會垓 dà huì gāi ㄉㄚˋ ㄏㄨㄟˋ ㄍㄞ 垓,垓下,為項羽被圍困的地方。會垓,會戰。大會垓指兩軍大會戰。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未曾結廬山長老白蓮社,正遇著東海龍王大會垓。」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他曾上甚惡戰場,他曾經甚大會垓。」 比喻紛亂、矛盾的情態和環境。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我借與他錢呵,搭救出它招賢納士東洋海,他還我錢呵,卻是拔出這棄子休妻大會垓。」 |
九垓 | 亦作“九陔 ”。中央至八極之地。亦作“九閡 ”、“九陔 ”。九層。指天。辭典解釋九垓 jiǔ gāi ㄐㄧㄡˇ ㄍㄞ 中央至八極之地。比喻全國。 《抱樸子.外篇.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明史.卷二四○.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被九垓。」 九重之天。 《淮南子.道應》:「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 《文選.司馬相如.封襌文》:「上暢九垓,下溯八埏。」 |
鬧九垓 | 猶言鬧聲震天。 |
億垓 | 極言其數之多。億,十萬。垓,萬萬。 |
鬧垓垓 | 見“鬧咳咳 ”。辭典解釋鬧垓垓 nào gāi gāi ㄋㄠˋ ㄍㄞ ㄍㄞ 喧鬧、紛亂。元.盧摯〈蟾宮曲.玉環乍出蘭湯〉曲:「羯鼓聲催,鬧垓垓士馬漁陽,梧桐雨雕零了海棠。」《水滸傳.第二回》:「社稷從今云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也作「鬧該該」。 |
八垓 | 八方的界限。 辭典解釋八垓 bā gāi ㄅㄚ ㄍㄞ 八方的極限。 唐.任公叔〈通天臺賦〉:「白日旁轉,青云上浮,八垓可接于咫步,萬象無逃于寸眸。」 |
京垓 | 古代以十兆為京,十京為垓。極言眾多。 |
鬧垓 | 吵鬧;爭吵。 |
半垓 | 五千萬。表示數量極多。 辭典解釋半垓 bàn gāi ㄅㄢˋ ㄍㄞ 古代以萬萬為垓。半垓,五千萬,表示數目很多。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眾兄弟拜某為頭領。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來小僂?。」。 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二出》:「駕一片妖云,引半垓厲鬼,則為子母情腸。」 |
垓極 | 荒遠之處。 辭典解釋垓極 gāi jí ㄍㄞ ㄐㄧˊ 遙遠荒僻的地方。 漢.揚雄〈大鴻臚箴〉:「蕩蕩唐虞,經通垓極。」 |
千垓 | 形容數量極多。 |
億垓 | 極言其數之多。億,十萬。垓,萬萬。 |
垓數 | 泛指極大的數目。 |
垓前 | 辭典解釋垓前 gāi qián ㄍㄞ ㄑㄧㄢˊ 陣前、軍隊的前端。 《董西廂.卷二》:「威風大,垓前馬上一個將軍坐。」 |
會垓 | 1.會戰。劉邦曾率韓信等圍項羽于垓下,后來戲劇小說因謂會戰為"會垓"。 2.引申指被包圍的陣地﹑山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