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字組詞 寇的詞語
寇字的常見組詞有:入寇、倭寇、流寇、敵寇、窮寇、賊寇、海寇、外寇、草寇、寇仇、窮寇勿追、視如寇仇、司寇、視如寇仇、窮寇勿追、寇邊、視爲寇讎、視如寇讎、視為寇讎、積寇、寇謙之、騎寇、無寇暴死、寇虜、進寇、負乘致寇、宿寇、邊寇、寇敵、土寇,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寇字的意思
kòu 1.強盜或外來的侵略者(也指敵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敵寇)。2.敵人來侵略:入寇。寇邊。3.姓。
含有寇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入寇 | 入寇 rùkòu 入侵;以征服或虜掠為目的的竄犯倘吳、 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國演義》辭典解釋入寇 rù kòu ㄖㄨˋ ㄎㄡˋ 外敵入侵、進犯。 宋.司馬光《郭子儀單騎退敵》:「回紇、吐蕃數十萬眾入寇,合兵圍涇陽,子儀命諸將嚴設守備而不戰。」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今若盡起天下之兵伐蜀,則東吳又將入寇。」 近義詞犯境 |
倭寇 | 倭寇 Wōkòu 指元末到明中葉多次在朝鮮和我國沿海搶劫騷擾的日本強盜辭典解釋倭寇 wō kòu ㄨㄛ ㄎㄡˋ 明初日本海盜侵擾我國沿海各省,時人稱之為「倭寇」。 《明史.卷三二二.外國傳三.日本傳》:「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廷臣請正法。」 《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傳說倭寇一路放火殺人,官軍不能禁御。」 英語 Japanese pirates (in 16th and 17th century)?德語 Wokou (Eig, Gesch)?法語 wako, pirates japonais |
流寇 | 流寇 liúkòu(1) ∶到處流竄的盜匪(2) ∶流動不定的叛亂者辭典解釋流寇 liú kòu ㄌㄧㄡˊ ㄎㄡˋ 四處轉徙流竄的盜賊。 《明史.卷三○九.流賊傳.序》:「惟武宗之世,流寇蔓延,幾危宗社,而卒以掃除。」 也稱為「流賊」。英語 roving bandit, rebel band德語 umherschweifende Bandidten (V)?法語 bandits errants, bandits de grands chemins, hors-la-loi, bandes de révoltés errants |
敵寇 | 敵寇 díkòu 武裝入侵的敵人 |
窮寇 | 窮寇 qióngkòu 走投無路的賊寇,泛指殘敵窮寇勿追辭典解釋窮寇 qióng kòu ㄑㄩㄥˊ ㄎㄡˋ 形容已走投無路的賊寇。 如:「窮寇莫追」。英語 cornered enemy德語 geschlagener Feind (S)? |
賊寇 | 強盜,寇盜。 辭典解釋賊寇 zéi kòu ㄗㄟˊ ㄎㄡˋ 反賊、流寇。 《西游記.第九回》:「乞陛下立發人馬,勦除賊寇。」 |
海寇 | 海盜。辭典解釋海寇 hǎi kòu ㄏㄞˇ ㄎㄡˋ 在海上搶奪財物的盜匪。 《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某曾與海寇相持,身遭數鎗。」 |
外寇 | 外寇 wàikòu 指入侵的外敵抗擊外寇辭典解釋外寇 wài kòu ㄨㄞˋ ㄎㄡˋ 從外入侵的敵寇。 《管子.君臣上》:「兵亂內作,以召外寇。」 《北史.卷五五.杜弼傳》:「弼又請先除內賊,卻討外寇。」 |
草寇 | 草寇 cǎokòu 出沒于山地的強盜辭典解釋草寇 cǎo kòu ㄘㄠˇ ㄎㄡˋ 草野中的盜賊。 《水滸傳.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的三五十個開去。」 《西游記.第一一回》:「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 英語 bandits |
寇仇 | 寇仇 kòuchóu 仇人;仇敵辭典解釋寇仇 kòu chóu ㄎㄡˋ ㄔㄡˊ 敵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若克城邑,絕非卿有,徒危宗國,以廣寇仇。」也作「寇讎」。 |
窮寇勿追 | 窮寇勿追 qióngkòu-wùzhuī 對陷入絕境的殘敵不要去追。意指避免敵人拼死掙扎,反而陷于不利境地 窮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孫子》辭典解釋窮寇勿追 qióng kòu wù zhuī ㄑㄩㄥˊ ㄎㄡˋ ㄨˋ ㄓㄨㄟ 語本《孫子.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莫迫,此用兵之法也。」已至窮途末路的敵人,不可過分逼迫,以避免其反撲拚命。《后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窮寇勿追,歸眾勿迫。」也作「窮寇莫追」。 |
視如寇仇 | 視如寇仇 shìrúkòuchóu 寇仇:仇敵。看作仇敵一樣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
司寇 | 司寇 sīkòu(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糾察的長官(2) ∶姓辭典解釋司寇 sī kòu ㄙ ㄎㄡˋ 職官名。《周禮》秋官有大司寇,為六卿之一,掌理刑獄。后世稱刑部尚書為「大司寇」,侍郎稱為「少司寇」。 一種刑罰。將罪犯發往邊疆,以防御外寇。 《后漢書.卷五六.張晧傳》:「帝乃悟,減騰死罪一等,余皆司寇。」 復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大夫司寇惠子。 英語 two-character surname Sikou, minister of criminal justice (official rank in imperial China)?德語 Sikou (Eig, Fam)? |
視如寇仇 | 視如寇仇 shìrúkòuchóu 寇仇:仇敵。看作仇敵一樣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
窮寇勿追 | 窮寇勿追 qióngkòu-wùzhuī 對陷入絕境的殘敵不要去追。意指避免敵人拼死掙扎,反而陷于不利境地 窮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孫子》辭典解釋窮寇勿追 qióng kòu wù zhuī ㄑㄩㄥˊ ㄎㄡˋ ㄨˋ ㄓㄨㄟ 語本《孫子.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莫迫,此用兵之法也。」已至窮途末路的敵人,不可過分逼迫,以避免其反撲拚命。《后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窮寇勿追,歸眾勿迫。」也作「窮寇莫追」。 |
寇邊 | 寇邊 kòubiān 敵人侵犯邊境 |
視爲寇讎 |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后因以"視為寇讎"比喻極端仇視。 |
視如寇讎 | 辭典解釋視如寇讎 shì rú kòu chóu ㄕˋ ㄖㄨˊ ㄎㄡˋ ㄔㄡˊ 視之如敵寇仇人一般。 語本《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如:「他對于諂媚阿諛的人,視如寇讎。」 |
視為寇讎 | 《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后因以"視為寇讎"比喻極端仇視。 |
積寇 | 1.猶慣匪。 |
分類查看組詞
寇字組詞(2個字)
入寇
倭寇
流寇
敵寇
窮寇
賊寇
海寇
外寇
草寇
寇仇
司寇
寇邊
積寇
騎寇
寇虜
進寇
宿寇
邊寇
寇敵
土寇
賊寇
嘗寇
擬寇
寇準
勍寇
響寇
寇賈
鯨寇
寇戰
盜寇
寇亂
敵寇
養寇
寇姦
避寇
內寇
寇擾
寇竊
寇糧
寇萊
躡寇
寇劇
寇城
蟻寇
寇鄧
潛寇
寇鳧
寇盜
寇勢
寇讐
通寇
遊寇
潛寇
赭寇
翫寇
借寇
逋寇
速寇
劇寇
積寇
強寇
寇鈔
讎寇
寇沒
養寇
遺寇
寇脫
進寇
響寇
死寇
平寇
反寇
蠻寇
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