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字組詞 崔的詞語
崔字的常見組詞有:崔嵬、崔巍、錯斬崔寧、崔敬邕墓誌銘、崔鶯鶯、崔烈銅臭、崔鶯、崔羅什、崔塗、崔子忠、崔寔、崔杼、崔述、崔浩、崔顥、崔盧、錯崔、南陳北崔、崔錯、崔駰、杜崔、嵬崔、崔韜、崔韜逢雌虎、布來德史崔、崔瑗、三崔、南陳北崔、高崔、錯崔,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崔字的意思
cuī 1.見〖崔巍〗、〖崔嵬〗。2.姓。
含有崔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崔嵬 | 崔嵬 cuīwéi(1) ∶有石頭的土山慎事關門并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金瓶梅》(2) ∶高大;高聳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仙峰巔險峻嶺崔嵬。——《封神演義》辭典解釋崔嵬 cuī wéi ㄘㄨㄟ ㄨㄟˊ 崎嶇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 《詩經.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宋.辛棄疾〈泌園春.有美人兮〉詞:「覺來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楓下有溪。」 高峻、高大的樣子。唐.李白〈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也作「磪嵬」。 比喻心中不平。 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武昌西山〉詩:「平生四海蘇太史,酒澆不下胸崔嵬。」 英語 Cui Wei (1912-1979)?, actor, dramatist and movie director, stony mound, rocky mountain, lofty, towering |
崔巍 | 形容山、建筑物等高大雄偉:高山崔巍。辭典解釋崔巍 cuī wéi ㄘㄨㄟ ㄨㄟˊ 高峻的樣子。 《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 《文選.揚雄.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 英語 tall, towering |
錯斬崔寧 | 辭典解釋錯斬崔寧 cuò zhǎn cuī níng ㄘㄨㄛˋ ㄓㄢˇ ㄘㄨㄟ ㄋㄧㄥˊ 宋代的話本。作者不可考。收錄于《京本通俗小說》中,《醒世恒言》題作「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內容敘述陳二姐和崔寧被屈殺的故事。 |
崔敬邕墓誌銘 | 辭典解釋崔敬邕墓志銘 cuī jìng yōng mù zhì míng ㄘㄨㄟ ㄐㄧㄥˋ ㄩㄥ ㄇㄨˋ ㄓˋ ㄇㄧㄥˊ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縣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傳世。此志用筆圓暢,氣質高華,為北魏碑刻之名品。 |
崔鶯鶯 | 唐傳奇小說人物。唐元稹有《鶯鶯傳》,記述鶯鶯與張生相戀,后為張所棄而他嫁的故事。自唐以來,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北宋趙令畤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金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元王實甫作雜劇《西廂記》,皆述其事。王作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節,使鶯鶯終于沖破封建禮教和門第的束縛,與張生結合,從而塑造了一個美貌多情的少女的典型形象。亦省稱"崔鶯"。 辭典解釋崔鶯鶯 cuī yīng yīng ㄘㄨㄟ ㄧㄥ ㄧㄥ 唐元稹《鶯鶯傳》中的女子,字雙文。有絕色,工文詞。貞元年間,崔女從母鄭氏過河中府之普救寺,巧遇張生,遂相慕戀。宋元以來所演《西廂記》故事皆本于此。 |
崔烈銅臭 | 辭典解釋崔烈銅臭 cuī liè tóng xiù ㄘㄨㄟ ㄌㄧㄝˋ ㄊㄨㄥˊ ㄒㄧㄡˋ 東漢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時崔烈入錢五百萬買得司徒之位,時人嫌其銅臭而使得聲譽大減。典出《后漢書.卷五二.崔骃傳》。后用來嘲諷有錢人賄賂夤緣等不正之風。 |
崔鶯 | 見"崔鶯鶯"。 |
崔羅什 | 古代神怪傳說人物。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冥跡》載,清河人崔羅什途經長白山西,逢一鬼女,自稱漢末吳質之女,所談漢魏時事,皆與史合。臨別,謂崔十年后當更相逢。十年后,崔食杏未盡而死。后因用為人神交接的典故。 |
崔塗 | 辭典解釋崔涂 cuī tú ㄘㄨㄟ ㄊㄨˊ 人名。字禮山,江南人,生卒年不詳。唐僖宗光啟年間進士,工詩。窮年羈旅,壯客巴蜀,老游龍山,故多旅愁之作。 |
崔子忠 | 辭典解釋崔子忠 cuī zǐ zhōng ㄘㄨㄟ ㄗˇ ㄓㄨㄥ 人名。(西元?~1644)?字道母,號北海,初名丹,字開予,又號青蚓,明順天人。長于文學,尤善畫人物,細描設色,能自出新意,與諸暨陳洪綬號「南陳北崔」。性傲兀,以金帛求其畫者,概不允。明亡,入土室而死。 |
崔寔 | 辭典解釋崔寔 cuī shí ㄘㄨㄟ ㄕˊ 人名。(西元?~170)?字子真,一名臺,字元始,漢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崔瑗之子。拜議郎,出為五原太守。著有《政論》。 |
崔杼 | 辭典解釋崔杼 cuī zhù ㄘㄨㄟ ㄓㄨˋ 人名。春秋齊大夫,生卒年不詳。杼娶棠姜,莊公通之,杼遂弒莊公而立景公,自為卿。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杼殺太史,太史之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后為慶封所攻,自縊而死,謚武子。 |
崔述 | 辭典解釋崔述 cuī shù ㄘㄨㄟ ㄕㄨˋ 人名。(西元1740~1816)?字武承,號東壁,清河北大名人。官福建羅源縣知縣,有廉聲,后乞歸,精研史學,于古史尤多創見。講說義理亦多順應人情,不為矯揉苛刻之論。著《考信錄》等三十四種,合稱為「崔東壁遺書」。 |
崔浩 | 辭典解釋崔浩 cuī hào ㄘㄨㄟ ㄏㄠˋ 人名。(西元?~450)?字伯淵,北魏東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人。博覽經史,百家之書,官至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為人多智善謀,軍國大計皆咨之而后行。后以修史直筆,為奸人所構陷,被誅。 德語 Cui Hao (Eig, Pers, - 450)? |
崔顥 | (?-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年間進士。曾任司勛員外郎。早期詩作多寫閨情,后赴邊塞,詩風變為慷慨豪放。尤以《黃鶴樓》為著名。有《崔顥集》。辭典解釋崔顥 cuī hào ㄘㄨㄟ ㄏㄠˋ 人名。(西元?~754)?唐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曾任尚書司勛員外郎。少年為詩,意浮艷而多陷輕薄,晚年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以〈登黃鶴樓〉一詩最有名,有詩一卷傳世。 英語 Cui Hao (-754)?, Tang dynasty poet and author of poem Yellow Crane Tower 黃鶴樓|黃鶴樓德語 Cui Hao (Eig, Pers, 704 - 754)? |
崔盧 | 自魏晉至唐代,山東士族大姓有崔氏﹑盧氏,長期居高顯之位。《舊唐書.竇威傳》:"高祖笑曰:'比見關東人與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代為帝戚,不亦貴乎!'"后因以崔盧借指豪門大姓。 |
錯崔 | 1.參差高峻貌。 |
南陳北崔 | 指明末畫家陳洪綬與崔子忠。陳是浙江諸暨人,崔是山東萊陽人,居順天(今北京市),以善畫人物齊名。 |
崔錯 | 1.錯落,交錯。 2.引申為裝飾點綴。 |
崔駰 | 辭典解釋崔骃 cuī yīn ㄘㄨㄟ ㄧㄣ 人名。(?~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竇憲為車騎將軍,以骃為屬員,憲擅權驕橫,骃數諫不聽。后命為長岑長,未至官而歸。博學善屬文,著詩賦銘頌,共二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