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字組詞 徘的詞語
徘字的常見組詞有:徘徊、徘徊不定、弭節徘徊、徘徊輿、歧路徘徊、徘翔、徘徊歧路、徘徊輿、徘徊花、徘徊菊、徘回,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徘字的意思
pái 〔徘徊〕a.來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徊了很久”;b.猶疑不決,如“左右徘徊”。
含有徘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徘徊 | 徘徊 páihuái(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比喻猶豫不決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3) ∶危險常顧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辭典解釋徘徊 pái huái ㄆㄞˊ ㄏㄨㄞˊ 來回走動。《聊齋志異.卷二.嬰寧》:「坐臥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斷,并忘饑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望見那晚煙漸散,水光里月色漸明,徘徊了一會兒,復身上船來安歇。」也作「裴回」。 近義詞盤桓﹑彷徨﹑徬徨﹑逗留﹑躑躅﹑倘佯﹑徜徉流連。《文選.宋玉.風賦》:「邸華葉而振氣,徘徊于桂椒之間。」唐.李白〈月下獨酌〉詩:「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也作「裴回」。 縈繞。 《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紛雜起落。 晉.陶淵明〈閑情賦〉:「于時畢昴盈軒,北風凄凄,烱烱不寐,眾念徘徊。」 猶豫不決。 《薛仁貴征遼事略》:「欲往南路,誠恐北有,欲往北行,誠恐南有,徘徊不已。」 《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時在帝側,聞知此言,奏曰;『臣本為社稷計。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二賊。』帝徘徊不忍。」 英語 to dither, to hesitate, to pace back and forth, by ext. to hover around, to linger德語 schwanken (V)?, fluktuieren 法語 faire les cent pas, aller et venir, errer, flaner, hésiter à faire qch, tergiverser, être indécis, varier |
徘徊不定 | 徘徊不定 páihuái-bùdìng 在難于接受的或同樣緊迫的兩者之間作出抉擇時為難猶豫在愛和恨之間徘徊不定 |
弭節徘徊 | 辭典解釋弭節徘徊 mǐ jié pái huái ㄇㄧˇ ㄐㄧㄝˊ ㄆㄞˊ ㄏㄨㄞˊ 停止不進,流連往復。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于是楚王乃弭節徘徊,翱翔容與。」 |
徘徊輿 | 裝有機關可以轉動的車。 |
歧路徘徊 | |
徘翔 | 盤旋飛翔。 |
徘徊歧路 | 辭典解釋徘徊歧路 pái huái qí lù ㄆㄞˊ ㄏㄨㄞˊ ㄑㄧˊ ㄌㄨˋ 在叉路口走來走去,無法決定去向。比喻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歧」文獻異文作「岐」。 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若其眷戀窮城,徘徊岐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 近義詞徬徨歧途 |
徘徊輿 | 裝有機關可以轉動的車。 |
徘徊花 | 1.玫瑰花的別稱。 |
徘徊菊 | 菊花的一種。淡白,瓣黃,心色帶微綠。初開時,先于一邊吐瓣三﹑四片,開至旬日,方及周遍,花頭乃團圓,故名。參閱《廣群芳譜.花譜二七.菊花一》。 |
徘回 | 回旋往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