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字組詞 撲的詞語
撲字的常見組詞有:撲滅、撲通、撲救、撲克、撲鼻、撲朔迷離、反撲、撲面、相撲、紅撲撲、撲哧、撲騰、顛撲不破、撲空、撲簌、撲打、撲閃、撲棱、撲粉、撲滿、粉撲兒、撲嚕、餓虎撲食、望風撲影、猛撲、拓撲、撲拉、撲心撲肝、撲噠、撲落,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撲字的意思
pū 1.用力向前沖,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孩子高興得一下撲到我懷里來。和風撲面。香氣撲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業等上面):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3.撲打;拍打:撲蠅。海鷗撲著翅膀,直沖海空。小孩的身上撲了一層痱子粉。4.伏:撲在桌上看地圖。5.姓。
含有撲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撲滅 | 撲滅 pūmiè(1) ∶撲打消滅撲滅火焰(2) ∶撲打致死撲滅蚊蠅辭典解釋撲滅 pū miè ㄆㄨ ㄇㄧㄝˋ 撲打消滅。 《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 近義詞消滅反義詞點燃﹑助長﹑滋長 |
撲通 | 撲通 pūtōng(1) ∶象聲詞。形容重物落地的聲音撲通一聲跌倒在地(2) ∶象聲詞。形容重物落入水中的聲音撲通一聲,跳進水里辭典解釋撲通 pū tōng ㄆㄨ ㄊㄨㄥ 狀聲詞。形容物體落地或掉落水中的聲音。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今日撲通的缾墜井,支楞的琴斷弦。」《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踹了一個空,撲通的攧了下去。」也作「撲咚」、「撲同」、「撲桶」。 |
撲救 | 撲救 pūjiù(1) ∶撲滅火災,搶救人和財物(2) ∶足球、排球等運動中指撲上去搶救險球辭典解釋撲救 pū jiù ㄆㄨ ㄐㄧㄡˋ 撲滅解救。 如:「這場火災幸虧消防隊及時趕到撲救,才沒有釀成災害。」 |
撲克 | 撲克 pūkè 紙牌名,共54張,背面完全相同,正面有不同的花色和大小,各種牌戲都可以使用辭典解釋撲克 pū ke ㄆㄨ ˙ㄎㄜ 一種紙牌游戲。為英語 poker的音譯。一副牌有五十四張,其中兩張是鬼牌,共有四種花色:黑桃、紅心、方塊、梅花。每種花色從一到十三點,其中杰克J當十一,皇后Q當十二,國王K當十三,都是「人頭」花紋。 |
撲鼻 | 撲鼻 pūbí 氣味沖鼻而來魚香撲鼻辭典解釋撲鼻 pū bí ㄆㄨ ㄅㄧˊ 氣味沖到鼻子里來。 宋.楊萬里〈謝親戚寄黃雀〉詩:「印泥未開出饞水,印泥一開香撲鼻。」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吳氏聞得知觀身上衣服,撲鼻薰香,不覺偷眼瞧他。」 |
撲朔迷離 | 撲朔迷離 pūshuò-mílí 撲朔:猶言撲騰,亂動的意思。迷離:眼睛瞇起。《樂府詩集·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原指分辨不出雌雄。后用以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辭典解釋撲朔迷離 pū shuò mí lí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撲朔,雄兔腳毛蓬松。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后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明了真相。也作「迷離撲朔」。 近義詞眼花繚亂 |
反撲 | 反撲 fǎnpū 被打退后又撲過來 辭典解釋反撲 fǎn pū ㄈㄢˇ ㄆㄨ 由挨打或消極抵抗的弱勢局面轉變成主動的強勢攻擊。 如:「人類如果再繼續破壞生態環境,終將遭受大自然的反撲。」近義詞反攻,反擊 |
撲面 | 撲面 pūmiàn 迎面而來香氣撲面辭典解釋撲面 pū miàn ㄆㄨ ㄇㄧㄢˋ 迎面而來。宋.辛棄疾〈杏花天.病來自是于春懶〉詞:「楊花也笑人情淺,故故沾衣撲面。」也作「撲臉」。 近義詞迎面撲打臉部。如:「以粉撲面」。也作「撲臉」。 |
相撲 | 相撲 xiàngpū 一種類似摔交的體育活動,秦漢時期叫做角抵,南北朝到宋元時期叫做相撲辭典解釋相撲 xiāng pū ㄒㄧㄤ ㄆㄨ 角力。二人以力技撲倒對方的游戲。類似現今的摔跤。 《三國演義.第七○回》:「見張飛坐于帳下飲酒,令二小卒于面前相撲為戲。」 也稱為「角觝」、「爭交」。一種流行于日本的摔跤法。參賽者身體肥胖,以將對手推出場外或摔倒對方,使其肘 、膝或肩背著地為勝。 |
紅撲撲 | 紅撲撲 hóngpūpū 臉色通紅的樣子剛進屋時臉煞白,暖和過來又變得紅樸樸的了辭典解釋紅撲撲 hóng pū pū ㄏㄨㄥˊ ㄆㄨ ㄆㄨ 臉色紅潤的樣子。 如:「那娃兒雙頰紅撲撲的,著實可愛。」英語 red, rosy, flushed德語 r?tlich (Adj)? |
撲哧 | 撲哧 pūchī 象聲詞。多形容笑聲發出抑制不住的撲哧一笑辭典解釋撲哧 pū chī ㄆㄨ ㄔ 狀聲詞。形容笑聲或水、氣擠出的聲音。《紅樓夢.第二七回》:「紅玉聽了,撲哧一笑。」 |
撲騰 | 撲騰 pūtēng 象聲詞,形容重物落地的聲音小王撲騰一聲從墻上跳下來撲騰 pūteng(1) ∶因恐懼或心情激動而劇烈地或急速地撲動我心里直撲騰(2) ∶前后或上下不規則地亂動魚在網里直撲騰(3) 〈方〉∶活動他心眼活,挺能撲騰辭典解釋撲騰 pū teng ㄆㄨ ˙ㄊㄥ 沖動的樣子。元.喬孟符《金錢記.第一折》:「王孫乘駿馬,撲騰騰金鞭裊落花。」也作「勃騰騰」。 |
顛撲不破 | 顛撲不破 diānpūbùpò 怎么摔打都不會破。比喻理論正確,不能推翻 伊川“性即理也”四字,顛撲不破。——《朱子全書·性理》辭典解釋顛撲不破 diān pū bù pò ㄉㄧㄢ ㄆㄨ ㄅㄨˋ ㄆㄛˋ 無論怎么敲打,也不會損壞。比喻理論真確,不能改易。《朱子語類.卷五.性情心意等名義》:「伊川『性即理也』,橫渠『心統性情』二句,顛撲不破!」《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順了他的口風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也作「顛簸不破」、「顛撲不碎」。 近義詞牢不可破反義詞不堪一擊,漏洞百出 |
撲空 | 撲空 pūkōng 撲不到目的物。沒有在目的地找到所要找的對象或辦成要辦的事辭典解釋撲空 pū kōng ㄆㄨ ㄎㄨㄥ 尋訪不著或要的東西沒得到。如:「這消息絕不能泄漏,免得前去撲空。」也作「撲個空」。 |
撲簌 | 亦作“撲速”。物體輕落貌。象聲詞。多形容禽鳥拍翅聲。辭典解釋撲簌 pū sù ㄆㄨ ㄙㄨˋ 狀聲詞。形容振動的聲音。 如:「耳邊撲簌一聲,可能是蛇,也可能是野兔。」形容落淚急而多的樣子。 如:「每想起途遠的家鄉,眼淚就撲簌的流個不停。」 |
撲打 | 撲打 pūdǎ(1) (2) 無效地抽打、猛打被誘捕的鳥兒撲打著翅膀(3) 拍打空氣鳥翼孱弱地撲打著(4) 拍打撲打身上的雪花(5) ∶接連地打飛蛾在屏幕上撲打和顫動(6) ∶撲擊除滅撲打蝗蟲辭典解釋撲打 pū dǎ ㄆㄨ ㄉㄚˇ 拍打。 《南史.卷三.宋后廢帝本紀》:「漸長,喜怒乖節,左右失旨者,手加撲打,徒跣蹲踞。」 |
撲閃 | 撲閃 pūshǎn 眨動紅孩兒撲閃著水靈靈的眼睛辭典解釋撲閃 pū shǎn ㄆㄨ ㄕㄢˇ 眨、閃動。 如:「繁星在夜空中撲閃著,一明一滅,真是好看。」 |
撲棱 | 撲棱 pūlēng(1) ∶象聲詞,形容禽鳥張翅拍打的聲音撲棱一聲,飛起一只小鳥(2) ∶折騰,掙扎你就算撲棱到老死,也是白撲棱呀!——郭澄清《大刀記》(3) ∶扇動或張開小鷹撲陵著翅膀練飛 |
撲粉 | 撲粉 pūfěn(1) ∶化妝用的香粉(2) ∶爽身粉(3) ∶主要用于皮膚或傷口(如為減輕刺激或吸收水分)的粉撲粉 pūfěn 往臉上或身上拍擦香粉或爽身粉辭典解釋撲粉 pū fěn ㄆㄨ ㄈㄣˇ 拍上香粉。 唐.韓偓〈晝寢〉詩:「撲粉更添香體滑,解衣唯見下裳紅。」 宋.陸游〈浣沙溪.浴罷華清第二湯〉詞:「浴罷華清第二湯,紅綿撲粉玉肌涼。」 |
撲滿 | 撲滿 pūmǎn 存錢的瓦器,有一細長的孔,可放入錢幣,要打破后才能取出辭典解釋撲滿 pū mǎn ㄆㄨ ㄇㄢˇ 存錢的器具。上方有一細長的小孔,只能放錢進去,卻拿不出來,等錢存滿,才打破它把錢一起拿出來。現代存錢的器具亦延用「撲滿」的名稱,但卻不一定要打破它,才能取出錢來。 宋.陸游〈自貽〉詩:「錢能禍撲滿,酒不負鴟夷。」 《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妝奩亦無長物,惟兩長鬣奴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
分類查看組詞
撲字組詞(2個字)
撲滅
撲通
撲救
撲克
撲鼻
反撲
撲面
相撲
撲哧
撲騰
撲空
撲簌
撲打
撲閃
撲棱
撲粉
撲滿
撲嚕
猛撲
拓撲
撲拉
撲噠
撲落
撲跌
撲斗
撲罰
撲擊
撲扇
撲地
撲冬
撲責
撲奔
撲朔
擊撲
撲捅
撲擊
笞撲
撲責
踾撲
自撲
飛撲
撲刑
撲咚
撲然
騰撲
逼撲
剪撲
鞭撲
撲同
可撲
撲罰
斷撲
楚撲
殲撲
撲水
擽撲
撲索
氣撲
跌撲
阿撲
撲撻
翻撲
迭撲
騫撲
剿撲
囊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