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字組詞 撈的詞語
撈字的常見組詞有:捕撈、打撈、撈取、撈一把、大海撈針、水中撈月、海底撈月、撈嘴、撈什子、撈稻草、撈本、漁撈、海中撈月、大撈一把、撈攘、撈漉、撈空、井里撈竹頭、東海撈針、撈鈴、撈籠、撈繒、撈攏、攬撈、撈毛的、撈兒、東撈西摸、撈凌、撈資本、撈采,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撈字的意思
lāo 1.從水或其他液體里取東西:打撈。撈飯。撈魚。2.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趁機撈一把。3.順手拿:披上衣服,撈起鐵鍬就走。
含有撈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捕撈 | 捕撈 bǔlāo 捕捉和打撈水生生物捕撈對蝦辭典解釋捕撈 bǔ lāo ㄅㄨˇ ㄌㄠ 在水中捕捉打撈。 如:「漁夫們下水捕撈。」 |
打撈 | 把沉在水里的人或物找著取上來。 辭典解釋打撈 dǎ lāo ㄉㄚˇ ㄌㄠ 從水中撈取東西。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是有一眼井,小的下去,打撈出這個口袋來。」 |
撈取 | 撈取 lāoqǔ(1) ∶從水里打撈撈取海鮮(2) ∶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撈取一官半職辭典解釋撈取 lāo qǔ ㄌㄠ ㄑㄩˇ 探取、求取。 如:「你若要獲得這個贈獎游戲的頭獎,就必須在三十秒內從袋子里撈取三個不同顏色的球。」 |
撈一把 | 撈一把 lāoyībǎ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乘機撈一把辭典解釋撈一把 lāo yī bǎ ㄌㄠ ㄧ ㄅㄚˇ 借機獲取一筆為數可觀的利益。 如:「他看準了股票的漲勢,打算好好的撈一把。」 |
大海撈針 | 大海撈針 dàhǎi-lāozhēn 從大海里將針撈起來,形容極難辦到或找到 要打聽前任巡檢太父家眷的下落,那真是大海撈針一般,問了半天,沒有人知道。——清·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辭典解釋大海撈針 dà hǎi lāo zhēn ㄉㄚˋ ㄏㄞˇ ㄌㄠ ㄓㄣ 在大海里撈取遺失的針。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難以完成。明.汪?《春蕪記.第一三出》:「只是命運低微,人情薄惡,覓利如大海撈針,攬禍似干柴引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這卻是大海撈針似的,那里捉得著他。」也作「東海撈針」、「海底撈針」、「水底撈針」。 |
水中撈月 | 水中撈月 shuǐzhōng-lāoyuè(1) 在水中撈月亮。比喻徒勞而無功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元· 楊景賢《劉行首》三折是人非人心不別,是幻非幻如何說。雖則似空里拈花,卻不是水中撈月。——明· 湯顯祖《還魂記·冥誓》(2) 也作“水中捉月”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牛得。——《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辭典解釋水中撈月 shuǐ zhōng lāo yuè ㄕㄨㄟˇ ㄓㄨㄥ ㄌㄠ ㄩㄝˋ 比喻無法辦到的事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五錢銀干什么事?況又去與媳婦商量,多分是水中撈月了。」也作「海中撈月」。 反義詞甕中捉鱉 |
海底撈月 | 海底撈月 hǎidǐ-lāoyuè(1) 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雖然費了許多心機,耍了不少花頭,卻終是海底撈月。——郭沫若《洪波曲》(2) 也說“水中撈月”辭典解釋海底撈月 hǎi dǐ lāo yuè ㄏㄞˇ ㄉㄧˇ ㄌㄠ ㄩㄝˋ 比喻徒勞無功,白費力氣。如:「他是有名的鐵公雞,跟他借錢,簡直是海底撈月,我看是沒指望了。」也作「海中撈月」。 形容彎腰向下撈起的姿勢。 如:「他猛下腰,來個海底撈月,就把球救了起來。」麻將上指最后一張牌自摸。 也稱為「海底摸月」、「海底撈」。 |
撈嘴 | 撈嘴 lāozuǐ 耍嘴皮子你必撈嘴,我也有了!你聽聽。——《紅樓夢》辭典解釋撈嘴 lāo zuǐ ㄌㄠ ㄗㄨㄟˇ 嘴上占便宜。 《紅樓夢.第七六回》:「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撈嘴,我也有了!你聽聽。』」 |
撈什子 | 撈什子 lāoshízi 對某種東西表示厭惡的稱呼;玩意兒我也不要這撈什子了辭典解釋撈什子 láo shí zi ㄌㄠˊ ㄕˊ ˙ㄗ 令人厭惡的東西。也作「勞什子」。 |
撈稻草 | 撈稻草 lāo dàocǎo 快要淹死的人,抓住稻草,企圖活命。比喻在絕境中作徒勞的掙扎 辭典解釋撈稻草 lāo dào cǎo ㄌㄠ ㄉㄠˋ ㄘㄠˇ 大陸地區指快淹死的人,連稻草也想抓住以求生。比喻在絕境時作無益的掙扎。 如:「身患重癥的人,病急亂投醫,總難免撈稻草似地嘗試各種治療。」 |
撈本 | 撈本 lāoběn 賭博中贏回輸掉的本錢,泛指補償上損失了的東西 辭典解釋撈本 lāo běn ㄌㄠ ㄅㄣˇ 賭博時贏回原先損失的資本。 《紅樓夢.第九九回》:「花了若干的銀子打了個門子,來了一個多月,連半個錢也沒見過,想來跟這個主兒是不能撈本兒的了。」 泛稱人想要獲得補償。 如:「為了撈本,他帶了全家人參加喜宴。」 |
漁撈 | 漁撈 yúlāo 規模較大的捕魚活動辭典解釋漁撈 yú lāo ㄩˊ ㄌㄠ 從事大規模的捕魚工作。需具備專門技術與設備,對于漁期、漁區的正確判斷,亦為從業人員不可缺乏的常識。 |
海中撈月 | 海中撈月 hǎizhōng-lāoyuè(1) 比喻白費力氣,做根本辦不到的事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初刻拍案驚奇》(2) 亦作“海底撈月”辭典解釋海中撈月 hǎi zhōng lāo yuè ㄏㄞˇ ㄓㄨㄥ ㄌㄠ ㄩㄝˋ 在海中撈月亮。比喻徒勞無功,白費力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也作「海底撈月」、「水底摸月」、「水中撈月」、「水中捉月」、「猿猴取月」。 近義詞海底撈針 |
大撈一把 | 大撈一把 dàlāo-yībǎ 乘機放手攫取利益,有貶義既然供不應求,他們就可以亂提價格,大撈一把了 |
撈攘 | 猶擾攘。 |
撈漉 | 1.亦作"撈摝"。 2.水中探物。 3.泛指營求﹐尋取。 |
撈空 | 手足在空中舞動,抓不到任何東西。形容掙扎的樣子。 |
井里撈竹頭 | 形容直來直去。 |
東海撈針 | 猶言大海撈針。形容極難達到目的。 辭典解釋東海撈針 dōng hǎi lāo zhēn 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 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難以做到。元.柯丹丘《荊釵記.第三四出》:「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也作「大海撈針」。 |
撈鈴 | 見"撈菱"。 辭典解釋撈鈴 lāo líng ㄌㄠ ㄌㄧㄥˊ 采收菱角時,因菱角尖銳易被刺傷,故須小心的撈取。用以形容手顫抖的樣子。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賢士既不用酒,兩只手撈鈴一般相似。」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哎喲!天哪!好教我便慌慌速速,手似撈鈴。」也作「撈凌」、「撈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