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字組詞 摭的詞語
摭字的常見組詞有:摭拾、掎摭、捃摭、摭詘、摭說、摭華捐實、摭華、摭攔、鉤摭、撏摭、摭賴、誣摭、採摭、摭實、摭採、摭羅、羅摭、摭囂、誣摭、拾摭、摭言、摭裂、摭賴、摭采、摭詘、摭實、摭溜子、摭華、摭攔、摭說,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摭字的意思
zhí 拾取;摘取:摭拾。
含有摭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摭拾 | 摭拾 zhíshí 收取;采集摭拾趣聞辭典解釋摭拾 zhí shí ㄓˊ ㄕˊ 拾取收集。 唐.柳宗元〈裴瑾崇豐二陵集禮后序〉:「由是累圣山陵,皆摭拾殘缺,附比倫類,已乃斥去,其后莫能征。」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國中二三新進小臣,逆料公主必危,寄華勢焰將敗,摭拾前過,糾彈一本。」 收拾。 《明史.卷二四六.侯震旸傳》:「如不然,則督其條晰陳奏,以聽吏議,摭拾殘局,專任化貞。」 |
掎摭 | 掎摭 jǐzhí(1) ∶指摘掎摭利弊(2) ∶摘取辭典解釋掎摭 jǐ zhí ㄐㄧˇ ㄓˊ 指摘、批評。 《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 摘取。 唐.韓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
捃摭 | 捃摭 jùnzhí 摘取;搜集;采集捃摭異聞辭典解釋捃摭 jùn zhí ㄐㄩㄣˋ ㄓˊ 采集。《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荀卿、孟子、公孫固、韓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不可勝紀。」也作「捃拾」、「捃采」。 |
摭詘 | 猶言斷章取義﹐加以歪曲。 |
摭說 | 1.用言辭掩飾。摭﹐通"遮"。 |
摭華捐實 | 辭典解釋摭華捐實 zhí huá juān shí ㄓˊ ㄏㄨㄚˊ ㄐㄩㄢ ㄕˊ 摘取花朵,舍棄果實。比喻只注重表面,而忽略實質。 唐.張說〈大唐西域記序〉:「法師自幼迄長,游刃元籍,名流先達,部執交馳,趨末忘本,摭華捐實。」 |
摭華 | 采摘其文章辭藻。 |
摭攔 | 1.阻攔。摭﹐通"遮"。 |
鉤摭 | 1.鉤求探取。 辭典解釋鉤摭 gōu zhí ㄍㄡ ㄓˊ 核算。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不能因時廣宣主恩,建立明制,為一代之法,而徒鉤摭微細,毛舉數事,以塞詔而已。」 |
撏摭 | 猶挦扯。 |
摭賴 | 1.挑剔誣賴。 |
誣摭 | 1.羅織誣陷。 |
採摭 | 選取,掇拾。 辭典解釋采摭 cǎi zhí ㄘㄞˇ ㄓˊ 采摘、拾取。 漢.孔安國〈書經序〉:「研精覃思,博考經籍,采摭群言,以立訓傳。」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是以后來辭人,采摭英華。」 |
摭實 | 摘取事實;據實。 |
摭採 | 1.搜集采用。 |
摭羅 | 挑剔﹐羅織。 |
羅摭 | 猶羅織。 |
摭囂 | 遮羞。 |
誣摭 | 1.羅織誣陷。 |
拾摭 | 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