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字組詞 昧的詞語
昧字的常見組詞有:愚昧、曖昧、冒昧、蒙昧、拾金不昧、昧心、素昧平生、昧良心、不揣冒昧、瞞心昧己、昏昧、梼昧、三昧、昧沒、昧死、瞞心昧己、草昧、曖昧之情、乾昧、負恩昧良、曖昧不明、一昧裏、淪昧、貪昧、淺昧、貪昧、三昧眞火、濛昧不清、愚昧無知、詩家三昧,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昧字的意思
mèi 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認識)。2.隱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含有昧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愚昧 | 愚昧 yúmèi 愚蠢而不明事理愚昧無知辭典解釋愚昧 yú mèi ㄩˊ ㄇㄟˋ 愚笨無知,不明事理。 晉.郭璞〈蚍蜉賦〉:「伊斯蟲之愚昧,乃先識而似悊。」 《舊唐書.卷一三八.賈耽傳》:「臣雖愚昧,夙嘗師范,累蒙拔擢,遂忝臺司。」 近義詞蒙昧,愚笨,愚蠢反義詞聰明,聰穎英語 ignorant, uneducated德語 dumm, unwissend 法語 ignorant |
曖昧 | 曖昧 àimèi(1) ∶昏暗;幽深(2) ∶模糊;不清晰(3) ∶態度不明朗或行為不可告人曖昧態度辭典解釋曖昧 ài mèi ㄞˋ ㄇㄟˋ 含混不清、幽暗不明。 《晉書.卷三四.杜預傳》:「臣心實了,不敢以曖昧之見,自取后累。」 反義詞明白,明朗行為不光明磊落,有不可告人的隱私。 如:「他們之間似乎有曖昧的行為存在。」英語 vague, ambiguous, equivocal, dubious德語 zwielichtig (S, Sprachw)?法語 vague, équivoque, douteux, louche |
冒昧 | 冒昧 màomèi(1) ∶ 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做謙詞)冒昧陳辭(2) ∶大膽地提供或提出 (多用做謙詞)不揣冒昧辭典解釋冒昧 mào mèi ㄇㄠˋ ㄇㄟˋ 鹵莽。 《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冀于不試,冒昧來赴,既到審試,遂不敢會。」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所以冒昧黑夜來求。如不蒙相救,即從此遠遁,不能再相見矣。」 近義詞冒瀆,冒失,唐突,搪突,鹵莽英語 bold, presumptuous, to take the liberty of德語 sich die Freiheit herausnehmen , sich etwas erlauben 法語 étourdi, téméraire, hardi |
蒙昧 | 蒙昧 méngmèi(1) ∶指未開化的原始狀態蒙昧時代(2) ∶愚昧,不通事理蒙昧無知辭典解釋蒙昧 méng mèi ㄇㄥˊ ㄇㄟˋ 昏暗不明。 南朝宋.鮑照〈還都道中〉詩三首之三:「霮?冥隅岫,蒙昧江上霧。」 英語 uncultured, uncivilized, God-forsaken, ignorant, illiterate德語 Verdunkelung (S)?, primitiv (Adj)?法語 barbare, ignorant |
拾金不昧 | 拾金不昧 shíjīn-bùmèi 昧:隱藏。拾到財物,不藏起來據為己有辭典解釋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ㄕˊ ㄐㄧㄣ ㄅㄨˋ ㄇㄟˋ 揀到別人遺失的錢財而不據為己有。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卷三.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于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 《歧路燈.第一○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英語 to pick up money and not hide it (idiom)?; to return property to its owner |
昧心 | 昧心 mèixīn 違心,違背本意;欺心,違背良心(做壞事)辭典解釋昧心 mèi xīn ㄇㄟˋ ㄒㄧㄣ 欺心,違背良心。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在先這婦女和我做伴時,曾借我錠鈔。休昧心說,這錢還我了,爭奈我文書不曾把還它。」 《西游記.第二五回》:「我們是出家人,休打誑語,莫吃昧心食。」 英語 against one's conscience法語 contre sa conscience |
素昧平生 | 素昧平生 sùmèi-píngshēng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一向不相識,不了解但與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學生姓名?——《儒林外史》辭典解釋素昧平生 sù mèi píng shēng ㄙㄨˋ ㄇㄟˋ ㄆㄧㄥˊ ㄕㄥ 向來不相識。《初刻拍案驚奇.卷八》:「素昧平生,何勞厚意!」《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但與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學生姓馬?」也作「素昧生平」。 英語 to have never met sb before (idiom)?; entirely unacquainted, a complete stranger, not to know sb from Adam德語 vollkommen unbekannt (Person)? |
昧良心 | 昧良心 mèi liángxīn 違心;違背本意說話可不能昧良心辭典解釋昧良心 mèi liáng xīn ㄇㄟˋ ㄌㄧㄤˊ ㄒㄧㄣ 違背良心。 《老殘游記.第六回》:「儻若不是因為他昧良心,為什么孫大圣不下來,倒叫豬八戒下來呢?」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俺也會把你那幾樁昧良心的事合大老爺講講,周家買田三十吊,盧家告忤逆五十吊,張家叔姪分家四十吊。」 英語 it goes against one's conscience法語 aveugler sa conscience |
不揣冒昧 | 自謙之詞。謂不自量,魯莽無知。 辭典解釋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ㄅㄨˋ ㄔㄨㄞˇ ㄇㄠˋ ㄇㄟˋ 向人表示事前對自己行為是否得宜有欠考慮的謙辭。 《文明小史.第五八回》:「于今曉得你小翁先生是個大豪杰,所以不揣冒昧,請小翁在制軍的公子面上吹噓一二,兄弟就受惠于無窮了。」 英語 to venture to, to presume to, to take the liberty of |
瞞心昧己 | 瞞心昧己 mánxīn-mèijǐ 昧著自己的良心干壞事 辭典解釋瞞心昧己 mán xīn mèi jǐ ㄇㄢˊ ㄒㄧㄣ ㄇㄟˋ ㄐㄧˇ 昧著良心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往常我瞞心昧己,信口胡開。把神佛毀謗,將僧道搶白。」也作「昧己瞞心」。 英語 to blot out one's conscience |
昏昧 | 昏昧 hūnmèi(1) ∶不明事理(2) ∶指政治黑暗辭典解釋昏昧 hūn mèi ㄏㄨㄣ ㄇㄟˋ 光線昏暗不明。 《七國春秋平話.卷上》:「貧道見燕、齊、韓、魏,將星昏昧。」 神智模糊不清。 如:「昨天一整夜沒睡,所以現在精神昏昧,錯誤百出。」昏庸愚昧,不明事理。如:「這位老先生年紀大了,處理事情越來越昏昧獨斷了。」 也作「昏愚」。 時代黑暗,政治腐敗。 晉.潘岳〈螢火賦〉:「猶賢哲之處時,時昏昧而道明。」 |
梼昧 | 梼昧 táomèi 愚昧無知璞不揆梼昧,少而習焉。—— 郭璞《爾雅序》辭典解釋梼昧 táo mèi ㄊㄠˊ ㄇㄟˋ 無知愚昧。 晉.郭璞〈爾雅序〉:「英儒贍聞之士,洪筆麗藻之客,靡不欽玩耽味,為之義訓。璞不揆梼昧,少而習焉。」 |
三昧 |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深得其中三昧辭典解釋三昧 sān mèi ㄙㄢ ㄇㄟˋ 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無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成實論.卷一二》:「今當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訣要、竅門。 《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 《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英語 Samadhi (Buddhist term)?德語 Samadhi (Sprachw)?法語 Samadhi |
昧沒 | 昧沒 mèimò 隱晦,不明朗的樣子昧沒而雜。——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辭典解釋昧沒 mèi mò ㄇㄟˋ ㄇㄛˋ 意義晦暗,模糊不清。 唐.柳宗元〈與韋中立論師道書〉:「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 |
昧死 | 昧死 mèisǐ 冒死,不避死罪昧死以聞。——《戰國策·趙策》辭典解釋昧死 mèi sǐ ㄇㄟˋ ㄙˇ 冒昧而犯死罪。秦漢間群臣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 《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愿望見大王。」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臣昧死謹言,伏候敕旨!」 英語 to risk one's life |
瞞心昧己 | 瞞心昧己 mánxīn-mèijǐ 昧著自己的良心干壞事 辭典解釋瞞心昧己 mán xīn mèi jǐ ㄇㄢˊ ㄒㄧㄣ ㄇㄟˋ ㄐㄧˇ 昧著良心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往常我瞞心昧己,信口胡開。把神佛毀謗,將僧道搶白。」也作「昧己瞞心」。 |
草昧 | 草昧 cǎomèi 蒙昧;世界未開化的時代天造草昧。——《易經》辭典解釋草昧 cǎo mèi ㄘㄠˇ ㄇㄟˋ 世界未開化的原始狀態。 《易經.屯卦.彖曰》:「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開辟草昧,歲紀綿邈,居今識古,其載籍乎?」 |
曖昧之情 | |
乾昧 | 傳說中的山名。 |
負恩昧良 |
分類查看組詞
昧字組詞(2個字)
愚昧
曖昧
冒昧
蒙昧
昧心
昏昧
梼昧
三昧
昧沒
昧死
草昧
乾昧
淪昧
貪昧
淺昧
貪昧
塵昧
檮昧
昧錯
頓昧
一昧
聳昧
隱昧
靈昧
曖昧
屮昧
陳昧
頑昧
屍昧
稚昧
戇昧
昧陰
茫昧
聾昧
靄昧
頑昧
厭昧
扼昧
昧理
涼昧
幽昧
淵昧
曚昧
欺昧
昧禮
質昧
攻昧
明昧
蕪昧
晻昧
聾昧
幼昧
昧沒
鴻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