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字組詞 枇的詞語
枇字的常見組詞有:枇杷、枇杷膏、枇杷門巷、油浸枇杷核、油炒枇杷核、梳枇、山枇杷、枇杷門巷、枇沐、排枇、椒子枇杷,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枇字的意思
pí 〔枇杷〕常綠小喬木。果實圓形、黃色、味酸甜。原產于中國,長江以南多栽培。
含有枇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枇杷 | 枇杷 pí pá 亞洲的一種常綠喬木,現被栽培于大部分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果實可用辭典解釋枇杷 pí pa ㄆㄧˊ ˙ㄆㄚ 植物名。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喬木。葉長橢圓形或倒披針長橢圓,具短柄,互生,先端銳,邊緣具疏鋸齒。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色白。果實也稱為「枇杷」,呈淡黃色或橙黃色,味甘美,可食。葉子和核果可入藥,具鎮咳作用。 英語 loquat tree (Eriobotrya japonica)?, loquat fruit德語 Loquat, Japanische Wollmispel 法語 Néflier du Japon |
枇杷膏 | 辭典解釋枇杷膏 pí pa gāo ㄆㄧˊ ˙ㄆㄚ ㄍㄠ 一種內服膏藥。用枇杷葉、陳皮、桔梗等多種中藥材提煉制成的液劑。具有鎮咳、袪痰、潤肺等功效。 英語 Pei Pa Koa, proprietary cough syrup mad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
枇杷門巷 |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有:"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句(一說此詩為胡曾所作),后因稱妓女所居為"枇杷門巷"。 辭典解釋枇杷門巷 pí pá mén xiàng ㄆㄧˊ ㄆㄚˊ ㄇㄣˊ ㄒㄧㄤˋ 唐代蜀中名妓薛濤居成都萬里栯邊,能詩善文,人稱「女校書」。因居處植枇杷樹,后遂以比喻妓院。 |
油浸枇杷核 | 同"油炒枇杷核"。 |
油炒枇杷核 | 比喻圓滑。 |
梳枇 | 見"梳篦"。 |
山枇杷 | 野枇杷。 |
枇杷門巷 |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有:"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句(一說此詩為胡曾所作),后因稱妓女所居為"枇杷門巷"。 辭典解釋枇杷門巷 pí pá mén xiàng ㄆㄧˊ ㄆㄚˊ ㄇㄣˊ ㄒㄧㄤˋ 唐代蜀中名妓薛濤居成都萬里栯邊,能詩善文,人稱「女校書」。因居處植枇杷樹,后遂以比喻妓院。 |
枇沐 | 謂梳,洗。 |
排枇 | 亦作"排比"。 |
椒子枇杷 | 無核枇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