櫪字組詞 櫪的詞語
櫪字的常見組詞有:老驥伏櫪、神驥出櫪、伏櫪、馬櫪、皂櫪、櫪驥、櫪馬、驥櫪、驥伏櫪、楖櫪、樗櫪,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櫪字的意思
含有櫪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老驥伏櫪 | 老驥伏櫪 lǎojì-fúlì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有志功業的人)比喻年已老但雄心壯志不減當年辭典解釋老驥伏櫪 lǎo jì fú lì ㄌㄠˇ ㄐㄧˋ ㄈㄨˊ ㄌㄧˋ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也作「伏櫪老驥」。 |
神驥出櫪 | 喻氣魄雄偉,志向遠大。 |
伏櫪 | 1.亦作"伏歷"。 2.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 3.喻指養育。 4.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 5.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后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辭典解釋伏櫪 fú lì ㄈㄨˊ ㄌㄧˋ 櫪,馬槽。伏櫪指馬被關在馬房中或指馴養的馬。亦用以比喻英雄無用武之地。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宋.陸游〈松驥行〉:「驥行千里亦可得?垂首伏櫪終自傷。」 比喻退藏無所作為的人。 |
馬櫪 | 馬槽。 |
皂櫪 | 1.亦作"皂歷"。亦作"皂櫪"。 2.馬廄。養馬之所。 辭典解釋皂櫪 zào lì ㄗㄠˋ ㄌㄧˋ 馬廄。 唐.元結〈漫詶賈沔州〉詩:「豈欲皂櫪中,爭食面與藖。」 |
櫪驥 | 俯首馬槽上的駿馬。喻有抱負未能施展者。語出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
櫪馬 | 拴在馬槽上的馬。多喻受束縛,不自由者。 辭典解釋櫪馬 lì mǎ ㄌㄧˋ ㄇㄚˇ 馬廄中的馬。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 唐.白居易〈續古〉詩:「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為犧。」 |
驥櫪 | 見"驥伏櫪"。 |
驥伏櫪 | 亦作“驥櫪”。亦作“驥伏”。亦作:驥櫪驥伏 |
楖櫪 | 見"楖栗"。 |
樗櫪 | 即樗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