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字組詞 榔的詞語
榔字的常見組詞有:檳榔、榔頭、檳榔、榔槺、桄榔、檳榔攤、東一榔頭西一棒、檳榔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鳴榔板、馬檳榔、桄榔鬚、檳榔嶼、漚榔、挨一榔頭、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馬檳榔、榔搥、魚榔、鳴榔、魚榔、漁榔、榔頭、榔楡、榔板、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漁榔、漚榔、鳴榔,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榔字的意思
láng 1.〔榔頭〕錘子。2.〔榔榆〕落葉喬木,木材堅硬致密。
含有榔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檳榔 | 檳榔 bīnglang(1) ∶一種常綠喬木( Areca cathecu ),樹干很高,羽狀復葉。果實可以吃,也供藥用,能助消化,又有驅除絳蟲的作用。生長在熱帶地方(2) ∶這種植物的果實辭典解釋檳榔 bīn láng ㄅㄧㄣ ㄌㄤˊ 植物名。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高三丈多,葉為羽狀復葉,干似椰子而細,栽種五年,才能結實,形似肉荳蔻。一干有三、四穗,每穗結實三、四百顆,味澀而微甘。將果實切開,加入石灰、荖花食之,有強齒、消食、健胃的功用。產于東印度等地。也作「賓門」、「賓郎」。 |
榔頭 | 榔頭 lángtou 錘子。也作“狼頭”(因形狀像狼頭得名)辭典解釋榔頭 láng tou ㄌㄤˊ ˙ㄊㄡ 錘子。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當日把玄玄子夾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又打勾一二百榔頭。」 |
檳榔 | 檳榔 bīnglang(1) ∶一種常綠喬木( Areca cathecu ),樹干很高,羽狀復葉。果實可以吃,也供藥用,能助消化,又有驅除絳蟲的作用。生長在熱帶地方(2) ∶這種植物的果實辭典解釋檳榔 bīn láng ㄅㄧㄣ ㄌㄤˊ 植物名。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高三丈多,葉為羽狀復葉,干似椰子而細,栽種五年,才能結實,形似肉荳蔻。一干有三、四穗,每穗結實三、四百顆,味澀而微甘。將果實切開,加入石灰、荖花食之,有強齒、消食、健胃的功用。產于東印度等地。也作「賓門」、「賓郎」。 英語 betel palm (Areca catechu)?, betel nut德語 Betelpalme (lat: Areca catechu)? (Eig, Bio)?法語 noix d'arec, palmier à bétel |
榔槺 | 榔槺 lángkāng 器物長大,笨重,用起來不靈便。亦稱“榔杭”奈我這口刀著實榔槺,不遂我意,奈何?——《西游記》 |
桄榔 | 桄榔 guāngláng 亦作“桄桹”。木名。俗稱砂糖椰子、糖樹。一種馬來亞的羽葉棕櫚( Arenga pinnata ),葉大,基部密被纖維,產生一種甜液,制造椰子糖和棕櫚酒,其髓生產西谷淀粉辭典解釋桄榔 guāng láng ㄍㄨㄤ ㄌㄤˊ 植物名。棕櫚科山棕櫚屬,常綠灌木。葉為羽狀復葉,邊緣呈不規則巨齒狀,色深綠,花小,香氣濃郁。莖髓可制淀粉,葉柄纖維則可制繩。產于熱帶地方。 英語 arenga or sugar palm (Arenga pinnata)? |
檳榔攤 | 辭典解釋檳榔攤 bīn láng tān ㄅㄧㄣ ㄌㄤˊ ㄊㄢ 賣檳榔及兼賣其他食品、飲料的攤子。 如:「你幫我到檳榔攤買些檳榔回來。」 |
東一榔頭西一棒 | 辭典解釋東一榔頭西一棒 dōng yī láng tou xī yī bàng ㄉㄨㄥ ㄧ ㄌㄤˊ ˙ㄊㄡ ㄒㄧ ㄧ ㄅㄤˋ 比喻說話東拉西扯。 如:「你別東一榔頭西一棒的講些無關緊要的話。」形容行動無一定目標,什么都做一點點。 如:「一個人做事假若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必定成不了氣候。」 |
檳榔嶼 | 馬來西亞重要島嶼。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476萬(1980年),其中三分之二是華人。島上檳城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多名勝古跡,風景秀麗,為旅游勝地。 |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 1.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觀點,忙于局部應付。 |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 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 |
鳴榔板 | 辭典解釋鳴榔板 míng láng bǎn ㄇㄧㄥˊ ㄌㄤˊ ㄅㄢˇ 漁人在夜里敲打木板捕魚。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唬的我心頭丕丕那驚怕,原來是響珰珰鳴榔板捕魚蝦。」 |
馬檳榔 | 果實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藥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馬檳榔》:"馬檳榔生滇南金齒﹑沅江諸夷地﹐蔓生。結實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內有核﹐頗似大楓子而殼稍薄﹐團長斜扁不等。核內有仁﹐亦甜。"明吳寬《記園中草木.馬檳榔》詩:"有樹吾不識﹐人云馬檳榔。"《廣群芳譜.藥譜七.馬檳榔》:"馬檳榔雖干﹐嚼之軟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無與為此……治產難﹐傷寒熱病﹐惡瘡腫毒﹐俱以冷水嚼服數枚。"一說﹐即何首烏。 |
桄榔鬚 | 桄榔樹葉下的須子,細長如馬尾,用鹽水浸漬后異常堅韌,常用以縛船。 |
檳榔嶼 | 馬來西亞重要島嶼。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476萬(1980年),其中三分之二是華人。島上檳城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多名勝古跡,風景秀麗,為旅游勝地。 |
漚榔 | 用牛榔木漚制成的餅。 |
挨一榔頭 | |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 1.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觀點,忙于局部應付。 |
馬檳榔 | 果實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藥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馬檳榔》:"馬檳榔生滇南金齒﹑沅江諸夷地﹐蔓生。結實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內有核﹐頗似大楓子而殼稍薄﹐團長斜扁不等。核內有仁﹐亦甜。"明吳寬《記園中草木.馬檳榔》詩:"有樹吾不識﹐人云馬檳榔。"《廣群芳譜.藥譜七.馬檳榔》:"馬檳榔雖干﹐嚼之軟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無與為此……治產難﹐傷寒熱病﹐惡瘡腫毒﹐俱以冷水嚼服數枚。"一說﹐即何首烏。 |
榔搥 | 辭典解釋榔搥 láng chuí ㄌㄤˊ ㄔㄨㄟˊ 可用來敲擊東西的錘子。《醒世恒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心頭猶如幾百個榔搥打著,急問其故。」也作「郎搥」。 |
魚榔 | 漁人捕魚時敲擊船弦以驚魚入網的長木。亦指敲擊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