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字組詞 潁的詞語
潁字的常見組詞有:潁濱、飲潁、伊潁、潁陽書、潁陽、潁川四長、潁考叔、潁濱遺老、杭潁、潁客、潁川集、潁河、潁濱翁、潁谷、潁谷封、潁川、坡潁、梁潁、潁上田、柴潁、箕潁,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潁字的意思
含有潁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潁濱 | 見"潁濱翁"。 |
飲潁 | 飲牛潁水。謂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 |
伊潁 | 伊水與潁水的合稱。位于河南。亦指兩水所流經的地區。 |
潁陽書 | 相傳唐開元間奇異之士邢和璞好黃老,善心算,卜居嵩潁間,作潁陽書,能知人終身事。見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壺史》﹑《新唐書.方技傳.邢和璞》。后人詩文中常以"潁陽書"作為吟詠釋老及方技之士的典故。 |
潁陽 | 潁水之北。傳說古高士巢父﹑許由隱居于此﹐后因以借指巢許。 辭典解釋潁陽 yǐng yáng ㄧㄥˇ ㄧㄤˊ 潁川之陽,相傳唐堯時代的高士許由曾在此隱居。 《文選.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二》:「翹跡企潁陽,臨河思洗耳。」 |
潁川四長 | 指東漢荀淑﹑韓韶﹑陳寔﹑鍾皓四縣令。淑等皆潁川人,并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 |
潁考叔 | 辭典解釋潁考叔 yǐng kǎo shú ㄧㄥˇ ㄎㄠˇ ㄕㄨˊ 人名。春秋鄭國潁谷封人,生卒年不詳。鄭莊公因其母包庇弟共叔段叛亂,乃與母決絕,潁考叔以言感悟,使其母子和合如初。嘗與公孫閼爭車,有隙,伐許,先登,公孫閼自下射之,顛墜而死。 |
潁濱遺老 | 宋蘇轍晩年的別號。 |
杭潁 | 杭州和潁州的并稱。 |
潁客 | 相傳堯讓天下于許由,由不受而逃去。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事見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后遂以"潁客"代稱許由。亦泛指隱者。 |
潁川集 | 東漢時陳寔﹑荀淑兩家享名當時,均為潁川人,兩家父子同游或聚會,稱為"潁川集"。后代詩文中常用作典故,詠賢士相聚或出游。因事涉星象,故亦借以詠星。 |
潁河 | 辭典解釋潁河 yǐng hé ㄧㄥˇ ㄏㄜˊ 源于豫西山地中的河川,東南流入安徽省,經潁上,至正陽關流入淮河。 |
潁濱翁 | 指宋蘇轍。轍晩年居許州,地臨潁河,因自號潁濱遺老。后亦借指隱逸者。 |
潁谷 | 1.地名。本為春秋鄭邊邑。在今河南省登封縣西南。 2.借指春秋鄭潁考叔。潁考叔曾為潁谷封人。《左傳.隱公元》載﹕"﹝潁考叔﹞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后因以為典。 |
潁谷封 | 見"潁谷"。 |
潁川 | 1.漢將灌夫的代稱。夫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使酒,家財千萬,食客日近百人,曾稱霸潁川。 2.漢黃霸的代稱。霸曾任潁川太守,有政績。后常用作稱頌有政績官吏之典。 3.漢荀淑家子弟的代稱。淑,潁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為時賢,故稱。 辭典解釋潁川 yǐng chuān ㄧㄥˇ ㄔㄨㄢ 郡名。秦朝設置,漢、晉均沿置,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省禹縣治;晉移治許昌,為今河南省許昌縣東北。唐廢郡,改曰許州。 |
坡潁 | 蘇軾,號東坡居士;蘇轍,號潁濱遺老。故以"坡潁"為他們兄弟倆的并稱。 |
梁潁 | 指梁郡與潁川郡。 |
潁上田 | 借指歸隱之處。潁上,潁水北岸,相傳為古代高士巢父﹑許由隱居之地。 |
柴潁 | 高柴和潁考叔的并稱。高柴,春秋衛人,執親之喪泣血三年,未嘗見齒。潁考叔,春秋鄭人,莊公賜食,留以侍母。二人均以篤孝著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