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字組詞 甑的詞語
甑字的常見組詞有:飯甑、墮甑不顧、萊蕪甑、魚釜塵甑、甑帶、甑生塵、破甑生塵、破甑不顧、墮甑、甑塵釜魚、塵甑、轟盆打甑、甑墮、轟盆打甑、飯甑、墜甑、甑塵、墯甑不顧、釜魚甑塵、釜甑、珪甑、曲頸甑、釜魚甑塵、炊甑、魚釜塵甑、步甑、墜甑、甑窐、甑箄、甑瓾,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甑字的意思
zèng 1.古代炊具,底部有許多小孔,放在鬲(lì)上蒸食物。2.甑子。3.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曲頸甑。
含有甑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飯甑 | 飯甑 fànzèng 煮飯的蒸籠。甑,古代蒸食的炊器 |
墮甑不顧 | |
萊蕪甑 | 漢代范冉,字史云,為萊蕪長,后遭黨人禁錮,生活清貧,但窮居自若,言貌無改,當時有民謠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見《后漢書.獨行傳.范冉》。后因以"萊蕪甑"指生活清貧。 |
魚釜塵甑 |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范冉﹞遭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余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范冉字史云,桓帝時曾任萊蕪長。后以“魚釜塵甑”謂貧窮得無糧可炊。 |
甑帶 | 束甑的帶。作藥用。 |
甑生塵 | 見“甑塵釜魚 ”。 |
破甑生塵 | 辭典解釋破甑生塵 pò zèng shēng chén ㄆㄛˋ ㄗㄥˋ ㄕㄥ ㄔㄣˊ 比喻非常窮困。參見「甑塵釜魚」條。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八出》:「若有此變,未免漂流別境。那時呵,餐風宿水鄉,恐破甑生塵愁范丹。」 《幼學瓊林.卷一九.貧富類》:「范丹蛙生土灶,而又破甑生塵。」 |
破甑不顧 | |
墮甑 | 《后漢書.孟敏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后因以"墮甑"比喻事已過去,無法挽回,不必再作無益的回顧。 |
甑塵釜魚 |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所止單陋,有時絕粒,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范冉字史云,桓帝以為萊蕪長。后以“甑塵釜魚”形容家貧斷炊已久。辭典解釋甑塵釜魚 zèng chén fǔ yú ㄗㄥˋ ㄔㄣˊ ㄈㄨˇ ㄩˊ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 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愿。」 |
塵甑 | 1.《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載,桓帝時以冉為萊蕪長,因遭母憂,不到官,結草室而居。"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后因以"塵甑"為形容清貧之典。 |
轟盆打甑 | 形容盆甑猛地全被打碎。 |
甑墮 | 《后漢書?郭太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后以“甑墮”謂破敗。 |
轟盆打甑 | 形容盆甑猛地全被打碎。 |
飯甑 | 飯甑 fànzèng 煮飯的蒸籠。甑,古代蒸食的炊器 |
墜甑 | 墮甑。謂錯謬已鑄,后悔無益;或事已過去,不值得置意。 |
甑塵 | 見“甑塵釜魚 ”。 |
墯甑不顧 | 辭典解釋墯甑不顧 duò zèng bù gù ㄉㄨㄛˋ ㄗㄥˋ ㄅㄨˋ ㄍㄨˋ 甑,盛飯用的瓦器。墯甑不顧指甑落地破裂,則丟棄不顧。典出《后漢書.卷六八.郭泰傳》。比喻事情已經過去,惋惜也沒有用。 《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漢孟敏常墯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威。」 |
釜魚甑塵 | 1.釜中生魚﹐甑中生塵﹐比喻生活清貧。 |
釜甑 | 釜和甑。皆古炊煮器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