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字組詞 督的詞語
督字的常見組詞有:監督、督促、基督教、總督、督辦、督察、督導、督戰、督學、督陣、九門提督、基督、都督、左右督、督脈、督府、督署、督相、督工、督率、督標、督撫、督軍、督過、提督、督統、督帥、督鎮、鬼督郵、循名督實,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督字的意思
dū 1.監督指揮:督戰。督辦。督師。督率。2.姓。
含有督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監督 | 監督 jiāndū(1) ∶察看并加以管理監督干活(2) ∶從事監督工作的人辭典解釋監督 jiān dū ㄐㄧㄢ ㄉㄨ 監視督促。 《三國演義.第三○回》:「吾籌策已定,汝可回鄴都監督糧草,休教缺乏。」 《儒林外史.第四○回》:「蕭云仙奉著將令,監督筑城。」 近義詞監視職官名。負責監視督促的長官。 清.昆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八四.戶部.倉庾》:「大通橋監督,滿漢各一人。」 |
督促 | 督促 dūcù 監督催促督促這個男孩做完功課辭典解釋督促 dū cù ㄉㄨ ㄘㄨˋ 監督催促。 《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堅傳》:「當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 近義詞鞭策,敦促,促使,催促英語 to supervise and urge completion of a task, to urge on德語 jdn. zu etwas anhalten (V)?, dafür sorgen, dass jemand etwas tut 法語 superviser, pousser (à faire qch)? |
基督教 | 基督教 Jīdūjiào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公元一世紀產生于西亞,奉耶和華(耶穌)為救世主,后被羅馬帝國定為國教,在歐洲廣泛傳播起來。十一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十六世紀又陸續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教派,合稱新教。我國所稱的基督教多指新教辭典解釋基督教 jī dū jiào ㄐㄧ ㄉㄨ ㄐㄧㄠˋ 西元一世紀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的宗教,初期流行于亞細亞西部,現遍及世界。十一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后又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新教派,如長老會、圣公會、浸信會、衛理會等。我國統稱新教為「基督教」。 英語 Christianity, Christian德語 Christentum (S, Rel)?, Evangelische Kirche (S, Rel)?, Protestanische Kirche (S, Rel)?, christlich (Adj, Rel)?法語 christianisme |
總督 | 總督 zǒngdū(1) ∶明初在用兵時派往地方巡視監察的官員;清朝始正式成為地方最高長官,一般管轄兩省的軍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總督胡宗憲。——《明史》(2) ∶英法等國派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加拿大總督(3) ∶英國國王派駐自治領的代表辭典解釋總督 zǒng dū ㄗㄨㄥˇ ㄉㄨ 管理監督。 《漢書.卷一○○.敘傳下》:「昭、宣承業,都護是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國演義.第五回》:「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 職官名。始置于明代,總管轄區內的文武庶政,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數省。 也稱為「制軍」。代表君主治理屬地的官吏。如英國的香港總督。也譯作「代王」。 |
督辦 | 督辦 dūbàn(1) (2) 督促辦理;督察辦理督辦糧秣(3) 督促辦理、督察辦理的官名和機構名。清代后期中央和地方臨時設置辭典解釋督辦 dū bàn ㄉㄨ ㄅㄢˋ 監督辦理。 督率辦理公事的人。 |
督察 | 督察 dūchá 監督檢查辭典解釋督察 dū chá ㄉㄨ ㄔㄚˊ 監察、視察。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婼羌傳》:「都護督察烏孫、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 英語 to supervise, to superintend, inspector, censorship法語 surveiller, superviser, inspecteur, censure |
督導 | 督導 dūdǎo 監督、指導辭典解釋督導 dū dǎo ㄉㄨ ㄉㄠˇ 監督指導。 如:「為了讓這出戲演好,他督導得非常嚴格。」 |
督戰 | 督戰 dūzhàn 在前線監督作戰親臨督戰辭典解釋督戰 dū zhàn ㄉㄨ ㄓㄢˋ 督率作戰。 《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節至,乃躬執以督戰。」 |
督學 | 督學 dūxué 舊時主管教育的部門中負責視察、監督學校工作的人,是提督學政或督學使者的簡稱音樂督學辭典解釋督學 dū xué ㄉㄨ ㄒㄩㄝˊ 督察學校教學情形的行政人員。如省教育廳、縣市教育局均設有督學。 |
督陣 | 督陣 dūzhèn 督促或監督作戰 |
九門提督 | 九門提督 jiǔmén tídū 官名,掌管京城九門(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城)守衛工作的步軍統領九門提督所訪緝糾詰。——清· 方苞《獄中雜記》 |
基督 | 基督 Jīdū 基督教稱救世主辭典解釋基督 jī dū ㄐㄧ ㄉㄨ 基督教徒對耶穌的尊稱。為英語 Christ的音譯。原義為救世主。 英語 Christ德語 Christus 信基督教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S)?法語 Christ, Jésus-Christ, Agneau de Dieu, le Sauveur, notre Seigneur |
都督 | 都督 dūdu(1) ∶總兵。古代的軍事長官。清初總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官銜。民國初年各省也設有都督,兼管民政馬副使 鳴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諸將 劉都督 肇基等皆死。——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2) ∶統率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辭典解釋都督 dū dū ㄉㄨ ㄉㄨ 統領。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后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職官名。漢末始有此稱。三國時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諸軍權位最重。晉、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稱或稍更異,大抵掌理軍事及邊防重鎮。唐中葉以后,以節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領諸衛。明改元之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制與元同,然非晉唐舊制。 也稱為「大鎮國」。民國初年各省軍政長官的稱呼。 英語 (army)? commander-in-chief (archaic)?,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 and civil administrator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11-1949 AD)?德語 milit?rischer Gouverneur einer Provinz (Eig, Mil)? |
左右督 | 左右督 zuǒ-yòudū 即正副都督。都督,鎮兵元帥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資治通鑒》 |
督脈 | 督脈 dūmài 中醫學名詞。奇經八脈之一。身后之中脈為督脈 |
督府 | 督府 dūfǔ 軍府 |
督署 | 督署 dūshǔ 總督衙門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督相 | 督相 dūxiàng 督理軍務的統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
督工 | 督工 dūgōng 監工辭典解釋督工 dū gōng ㄉㄨ ㄍㄨㄥ 監工。 如:「他是這棟建筑物的督工。」近義詞管工英語 workplace overseer, foreman法語 chef d'équipe |
督率 | 督率 dūshuài 監督率領辭典解釋督率 dū shuài ㄉㄨ ㄕㄨㄞˋ 監督率領。 《晉書.卷四二.王渾傳》:「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京陵侯王渾,督率所統,遂逼秩陵。」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老者督率著他五個兒子灌園,那園卻有二三百畝大,中間空隙之地,種了許多花卉,堆著幾塊石頭。」 |
分類查看組詞
督字組詞(2個字)
監督
督促
總督
督辦
督察
督導
督戰
督學
督陣
基督
都督
督脈
督府
督署
督相
督工
督率
督標
督撫
督軍
督過
提督
督統
督帥
督鎮
督視
緣督
督脈
督繕
督飭
督辦
督壓
督導
督併
督進
督訓
督車
督學
督撫
督勵
督師
督詰
督攝
督責
總督
督錄
督陣
督齊
繩督
督厲
勸督
督護
督課
督戰
進督
騎督
督勸
督倂
督眎
課督
進督
督監
課督
檢督
督領
督軍
督郵
督標
笞督
督聽
督緝
看督
肅督
訓督
督檢
督參
監督
勸督
鞭督
煎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