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字組詞 禹的詞語
禹字的常見組詞有:夏禹、禹域、鄧禹笑人、劉禹錫、禹蹟、禹書、禹門、禹績、禹瀆、禹惜寸陰、禹啓、禹王臺、禹謨、神禹泣罪、禹帳里、貢禹彈冠、大禹嶺、貢禹、舜禹、神禹、禹跡、禹貢、禹湯、湯禹、慚鄧禹、微禹、禹孫、禹餘糧、禹行舜趨、禹啟,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禹字的意思
yǔ 古人名。傳說是夏朝第一個王,鯀之子。因治水有功,舜讓位給他。他死后,子啟即位,開始了世襲制度。
含有禹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夏禹 | 夏禹 Xià-Yǔ 夏代開國之主。顓頊孫,姓如人氏,其號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稱“伯禹”。為有天下之號,史稱夏禹,又稱“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據傳,禹治水,歷十年之久,“三過其門而不入”,終于戰勝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國歷史上勞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國王辭典解釋夏禹 xià yǔ ㄒㄧㄚˋ ㄩˇ 夏代開國的君主。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于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 也稱為「夏后氏」。英語 see 大禹 |
禹域 | 禹域 yǔyù 中國的領土范圍 |
鄧禹笑人 | 東漢鄧禹輔光武帝得天下,二十四歲封侯,官大司徒。 |
劉禹錫 | 辭典解釋劉禹錫 liú yǔ xí ㄌㄧㄡˊ ㄩˇ ㄒㄧˊ 人名。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后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也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當時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著《天論》、《劉夢得文集》。 英語 Liu Yuxi (772-842)?, Tang poet法語 Liu Yuxi |
禹蹟 | 1.亦作"禹跡"。 2.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中國的疆城為禹跡。語出《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孔傳:"以升禹治水之舊跡。" 3.指夏禹治水的業績。 辭典解釋禹跡 yǔ jī ㄩˇ ㄐㄧ 夏禹治水,足跡遍歷中國,故以禹跡為中國的代稱。 《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 夏禹的功業。 北周.庾信《周宗廟歌.皇夏》:「功參禹跡,德贊堯門。」 唐.章孝標〈上浙東元相〉詩:「何言禹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斬新。」 |
禹書 | 指《山海經》。舊說《山海經》為禹所撰,故名。 |
禹門 | 1.即龍門。地名。在山西河津縣西北﹑陜西韓城縣東北。相傳為夏禹所鑿,故名。 2.即龍門。指科舉試場。 |
禹績 | 指夏禹治水的業績。 |
禹瀆 | 夏禹開鑿的水道。 |
禹惜寸陰 | 指禹勤于治水,愛惜光陰之事。 |
禹啓 | 指夏禹及其子啟。 |
禹王臺 | 辭典解釋禹王臺 yǔ wáng tái ㄩˇ ㄨㄤˊ ㄊㄞˊ 相傳春秋時師曠吹樂之臺。在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后人思念禹的功德,建廟于此臺,故稱為「禹王臺」。 也稱為「吹臺」。 |
禹謨 | 1.大禹治國的方略。 |
神禹泣罪 | 漢劉向《說苑·君道》:“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順道,故使然焉。君王何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今寡人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也。 |
禹帳里 | 傳說中的北海神名。 |
貢禹彈冠 | 《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謂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愿為官。后遂以"貢禹彈冠"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辭典解釋貢禹彈冠 gòng yǔ tán guān ㄍㄨㄥˋ ㄩˇ ㄊㄢˊ ㄍㄨㄢ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準備做官。貢禹彈冠指漢朝貢禹和王吉為友,當王吉為官時,貢禹亦出仕相佐,所以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比喻樂于輔佐政治意念相同的人。 唐.李德裕〈授狄兼謨兼益王傅鄭東之兼益王府長史制〉:「有爰絲正席之忠,以柬之取舍俟時,有貢禹彈冠之操,皆行不茍合。」 |
大禹嶺 | 辭典解釋大禹嶺 dà yǔ lǐng ㄉㄚˋ ㄩˇ ㄌㄧㄥˇ 地名。位于花蓮縣境介壽和碧綠兩山相接的最高處,是東西橫貫公路東西兩段的分界,橫貫公路的最高處,也是霧社支線分岔點。海拔兩千五百六十五公尺,著名的滑雪勝地合歡山,在其上邊。 也稱為「合歡埡口」。 |
貢禹 | 辭典解釋貢禹 gòng yǔ ㄍㄨㄥˋ ㄩˇ 人名。(西元前124~前44)? 字少翁,西漢瑯琊人。以明經絜行,征為博士,元帝時官至御史大夫。 |
舜禹 | 1.虞舜和夏禹的并稱。 |
神禹 | 夏禹的尊稱。 |
分類查看組詞
禹字組詞(2個字)
夏禹
禹域
禹蹟
禹書
禹門
禹績
禹瀆
禹啓
禹謨
貢禹
舜禹
神禹
禹跡
禹貢
禹湯
湯禹
微禹
禹孫
禹啟
伯禹
禹服
禹謨
禹膳
禹哀
禹韭
禹政
禹契
禹湯
禹葭
禹功
禹碑
禹孫
禹瀆
禹跳
禹績
禹跡
禹稷
禹書
禹甸
禹門
禹啟
禹步
禹穴
禹刑
禹鼎
湯禹
鄧禹
大禹
崇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