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字組詞 縹的詞語
縹字的常見組詞有:虛無縹緲、縹紅、縹縹、縹緲、縹帶、縹渺、緗縹、綠縹、縹氣、縹節、縹囊、縹緗、縹煙、縹淸、縹靑、靑縹、縹書、縹被、縹致、縹李、青縹、縹青、縹帙、縹玉、縹瓦、縹清、桃花縹、縹色、縹瓷、縹醪,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縹字的意思
含有縹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虛無縹緲 | 虛無縹緲 xūwú-piāomiǎo 虛幻渺茫,捉摸不定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唐· 白居易《長恨歌》辭典解釋虛無縹緲 xū wú piǎo miǎo ㄒㄩ ㄨˊ ㄆㄧㄠˇ ㄇㄧㄠˇ 形容虛幻渺茫,不可捉摸。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紅樓夢.第一一三回》:「想到莊子上的話,虛無縹緲,人生在世難免風流云散,不禁的大哭起來。」也作「虛無飄渺」、「虛無縹渺」。 近義詞撲朔迷離英語 unreal, illusory, imaginary, vague and with nothing in it德語 irreal |
縹紅 | 紅綠色彩。 |
縹縹 | 1.猶飄飄。輕舉貌。 辭典解釋縹縹 piǎo piǎo ㄆㄧㄠˇ ㄆㄧㄠˇ 輕舉的樣子。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去。」 |
縹緲 | 縹緲,縹乎,縹縹 piāomiǎo,piāohū,piāopiāo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辭典解釋縹緲 piǎo miǎo ㄆㄧㄠˇ ㄇㄧㄠˇ 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飄眇」、「飄渺」、「飄緲」、「瞟眇」、「縹眇」、「縹渺」。 聲音清揚而長。《儒林外史.第三○回》:「歌聲縹緲,直入云霄。」也作「飄眇」。 英語 see 飄渺|飄渺 法語 lointain et indistinct |
縹帶 | 1.淡青色帶子。 |
縹渺 | 1.見"縹緲"。 辭典解釋縹渺 piǎo miǎo ㄆㄧㄠˇ ㄇㄧㄠˇ 高遠飄忽,隱隱約約的樣子。《西游記.第一一回》:「太宗欣然從之,縹渺而去。」也作「縹緲」。 英語 see 飄渺|飄渺 |
緗縹 | 1.淺黃色與淺青色。亦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 2.古人常用淺黃或淺青色布帛作書衣。因以指書卷。 辭典解釋緗縹 xiāng piǎo ㄒㄧㄤ ㄆㄧㄠˇ 做衣服所用的淺黃色和青白色的布。 《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賈人,緗縹而已。」 古人以縑帛為書套,故稱書籍為「緗縹」。 《梁書.卷三三.王僧孺傳》:「直以章句小才,蟲篆末藝,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側。」 也稱為「緗素」。 |
綠縹 | 青綠色。 |
縹氣 | 青氣。 |
縹節 | 青竹節。 |
縹囊 | 1.用淡青色的絲綢制成的書囊。亦借指書卷。 辭典解釋縹囊 piǎo náng ㄆㄧㄠˇ ㄋㄤˊ 青白色的書囊。 《隋書.卷三二.經籍志一》:「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 《洛陽伽藍記.卷四.壽邱里》:「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縹囊紀慶,玉燭調辰,百姓殷阜。」 英語 book bag made of silk |
縹緗 | 1.指書卷。縹,淡青色;緗,淺黃色。古時常用淡青﹑淺黃色的絲帛作書囊書衣,因以指代書卷。 辭典解釋縹緗 piǎo xiāng ㄆㄧㄠˇ ㄒㄧㄤ 青白色及淺黃色的絹帛,古用以盛書或書衣。語本《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后比喻為珍貴的書籍。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讀盡縹緗萬卷書,可憐貧殺馬相如。」 |
縹煙 | 1.青煙。 |
縹淸 | |
縹靑 | |
靑縹 | |
縹書 | 猶縹帙。書卷。 |
縹被 | 1.淡青色的被。 |
縹致 | 1.標致,相貌﹑姿態美好。 辭典解釋縹致 piǎo zhì ㄆㄧㄠˇ ㄓˋ 容貌迷人,姿態美麗。 《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要說姑娘縹致,這姑娘有個兄弟,小他一歲,若是妝扮起來,淮清橋有十班的小旦,也沒有一個賽的過他!」 |
縹李 | 果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