纍字組詞 纍的詞語
纍字的常見組詞有:纍縶、銖積絲纍、纍瓦結繩、僕纍、鬱鬱纍纍、層纍、纍纍、係纍、纍離、羈纍、楚纍、槍纍、繫纍、纍紲、纍卵、颺纍、傷痕纍纍、印纍綬若、湘纍、纍黍、纍囚、纍臣、日積月纍、纍犯、纍悴、纍人、魁纍、纍爵、解纍、葛纍,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纍字的意思
léi 1.同“累1”。2.繩索。3.纏繞。
含有纍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纍縶 | 1.被拘系者,指囚犯。 |
銖積絲纍 | 同"銖積寸累"。 |
纍瓦結繩 | 辭典解釋累瓦結繩 léi wǎ jié shéng ㄌㄟˊ ㄨㄚˇ ㄐㄧㄝˊ ㄕㄥˊ 比喻堆砌無用的言詞。 《莊子.駢拇》:「駢于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于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 |
僕纍 | 1.亦作"仆累"。 2.即蝸牛。 |
鬱鬱纍纍 | 憂思不絕貌。 |
層纍 | 1.亦作"層累"。重疊。 2.謂逐層積累。 |
纍纍 | 累累 léiléi 重疊亂石累累累累 léiléi 連續不斷;排列成串累累而來累累的碩果累累 lěilěi(1) ∶多次(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罪行累累(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辭典解釋累累 léi léi ㄌㄟˊ ㄌㄟˊ 繁多、重積的樣子。如:「果實累累」。《禮記.樂記》:「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傳》:「印何累累,綬若若邪!」也作「累累」。 瘦弱、疲憊的樣子。 《禮記.玉藻》:「喪容累累,色容顛顛。」 元.馬祖常〈室婦嘆〉詩:「翁姑帶索行累累,弱兒失爺夫失妻。」 失意、不得志的樣子。《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累累若喪家之狗。」也作「儽儽」。 屢屢。唐.柳宗元〈三戒〉:「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嚙斗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也作「累累」。 英語 variant of 累累 |
係纍 | 系累 xìlèi(1) ∶牽累;連累家庭的系累使他過早地蒼老了(2) 捆綁;拘囚辭典解釋系累 xì lěi ㄒㄧˋ ㄌㄟˇ 拘縛。 《孟子.梁惠王下》:「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也稱為「系壘」、「系累」。妻子眷屬。 《六韜.卷五.豹韜.突戰》:「人民系累,為敵所虜,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
纍離 | 猶離離。果實繁多貌。 |
羈纍 | 猶連累。 |
楚纍 | 《漢書.揚雄傳上》:"﹝雄﹞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欽吊楚之湘累。"顏師古注引李奇曰:"諸不以罪死累。"后因以"楚累"為屈原的代稱。 |
槍纍 | 1.亦作"槍櫐"。 2.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籬﹑柵欄。 3.喻指界線。 |
繫纍 | 系累 xìlèi(1) ∶牽累;連累家庭的系累使他過早地蒼老了(2) 捆綁;拘囚辭典解釋系累 xì lěi ㄒㄧˋ ㄌㄟˇ 拘縛。 《孟子.梁惠王下》:「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也稱為「系壘」、「系累」。妻子眷屬。 《六韜.卷五.豹韜.突戰》:「人民系累,為敵所虜,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
纍紲 | 1.捆綁罪人的繩索。引申為牢獄。累,通"縲"。 辭典解釋累紲 léi xiè ㄌㄟˊ ㄒㄧㄝˋ 古代用來拘系犯人的黑繩。后比喻監獄。《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雖怯耎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也作「縲絏」。 |
纍卵 | 累卵 lěiluǎn 把蛋重疊起來,形容極為危險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戰國策·秦策五》危如累卵辭典解釋累卵 lěi luǎn ㄌㄟˇ ㄌㄨㄢˇ 蛋一個個疊高,則容易墜地破碎。比喻非常危險。 〈戰國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 《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國危于累卵,皆曰無傷。稱樂萬歲,或曰未央。」 |
颺纍 | 謂因稱揚之而使之受牽累。 |
傷痕纍纍 | 辭典解釋傷痕累累 shāng hén lěi lěi ㄕㄤ ㄏㄣˊ ㄌㄟˇ ㄌㄟˇ 形容受傷后所留下的傷痕很多。 如:「此次意外使他全身傷痕累累,見了真教人難過。」 |
印纍綬若 | 語本《漢書.佞幸傳.石顯》:"顯與中書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顏師古注:"累累,重積也。若若,長貌。"后以"印累綬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職,權勢顯赫。 辭典解釋印累綬若 yìn léi shòu ruò ㄧㄣˋ ㄌㄟˊ ㄕㄡˋ ㄖㄨㄛˋ 語本《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傳》:「印何累累,綬若若邪!」形容身兼數職,官運亨通,權勢顯赫。 清.嚴復〈論世變之亟〉:「然則印累綬若之徒,其必矯尾厲角,而與天地之機為難者,其用心蓋可見矣。」 |
湘纍 | 見"湘累"。 辭典解釋湘累 xiāng léi ㄒㄧㄤ ㄌㄟˊ 累,冤死的人。屈原投湘江自絕,故稱為「湘累」。 漢.揚雄〈反離騷〉:「欽吊楚之湘累,惟天軌之不辟兮。」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出》:「那滾滾雪浪拍天,流不盡湘累怨。」 |
纍黍 | 1.古代以黍粒為計量基準。累黍,謂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長度;同時定合﹑升﹑斗﹑斛以計容量,定銖﹑兩﹑斤﹑鈞﹑石以計重量。三者互相參校。見《漢書.律歷志上》。 2.指極微小之量。 3.指累積微量。 辭典解釋累黍 lěi shǔ ㄌㄟˇ ㄕㄨˇ 古人用黍粒作為計量的基準。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連系,而成為長度、容積或重量的標準。 比喻微小的分量。 如:「不差累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