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字組詞 絆的詞語
絆字的常見組詞有:羈絆、絆腳石、絆倒、磕磕絆絆、絆子、絆馬索、使絆兒、系絆、絆手絆腳、絆絆磕磕、牽絆、皮絆、絆馬坑、絆惹、馬絆、軟絆、趾絆、跌跌絆絆、跌腳絆手、掛絆、使絆子、檻猿絆驥、赤腳絆驢蹄、下絆子、絆住、籠絆、絆鞿、鞿絆、絆翻、絆拘,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絆字的意思
bàn 擋住或纏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絆手絆腳。讓石頭絆了一跤。
含有絆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羈絆 | 亦作“羇絆”。辭典解釋羈絆 jī bàn ㄐㄧ ㄅㄢˋ 受牽制而不能脫身。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言屣網之羈絆也!」 《紅樓夢.第六五回》:「有時回家中,只說在東府有事羈絆。」 |
絆腳石 | 絆腳石 bànjiǎoshí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踢開絆腳石辭典解釋絆腳石 bàn jiǎo shí ㄅㄢˋ ㄐㄧㄠˇ ㄕˊ 路上阻礙前進的石塊。 比喻阻礙進展的人或事物。 英語 stumbling block, obstacle, someone who gets in your way法語 pierre d'achoppement |
絆倒 | 絆倒 bàndǎo 走路或跑步時被物件絆住腳而摔倒小心絆倒辭典解釋絆倒 bàn dǎo ㄅㄢˋ ㄉㄠˇ 走路時,腳部絆到東西,身體失去重心而跌倒。 英語 to trip, to stumble德語 stolpern , tippeln (V)?法語 trébucher, faire un faux pas |
磕磕絆絆 | 磕磕絆絆 kēkē-bànbàn 跌跌撞撞到后來兩目如漆,只得磕磕絆絆,勉強下了山坡。——《野叟曝言》辭典解釋磕磕絆絆 kē kē bàn bàn ㄎㄜ ㄎㄜ ㄅㄢˋ ㄅㄢˋ 跌跌撞撞。 《綠野仙蹤.第七回》:「到后來兩目如漆,只得磕磕絆絆,在大小石中亂竄,或爬或走,勉強下了山坡。」 說話費力的樣子。 如:「彌留之際,他磕磕絆絆的交代了些遺言。」 |
絆子 | 絆子 bànzi(1) ∶摔交招數,用腿別對方的腿,以使之摔倒一個絆子下去,對方倒地了(2) ∶為使牲畜不能快跑而系在腿上的短繩馬絆子(3) ∶比喻在別人前進的路上設置的障礙 |
絆馬索 | 絆馬索 bànmǎsuǒ 設于隱蔽處的繩索,多用于絆倒對方的坐騎辭典解釋絆馬索 bàn mǎ suǒ ㄅㄢˋ ㄇㄚˇ ㄙㄨㄛˇ 隱藏在地面,用來絆倒敵人馬匹的繩子。 《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慈急待走,兩下里絆馬索齊來,將馬絆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 |
使絆兒 | 使絆兒 shǐbànr(1) ∶摔交時用腿腳勾住對方的腿腳使跌倒(2) ∶比喻用不正當手段暗害別人嘴上說話比蜜甜,暗中使絆兒算計人(3) 也說“使絆子”辭典解釋使絆兒 shǐ bànr (變)?shǐ bàr ㄕˇ ㄅㄢˋㄦ (變)?ㄕˇ ㄅㄚˋㄦ 用腳暗勾對方,使對方跌倒。引申為暗中陷害他人。如:「要防止有些人在節骨眼上使絆兒。」也作「使絆子」。 |
系絆 | 系絆 xìbàn 為某種原因所約束 |
絆手絆腳 | 絆手絆腳 bànshǒu-bànjiǎo 礙事對自己的男人,要經常教育呢,免得他們絆手絆腳!——王汶石《新結識的伙伴》 |
絆絆磕磕 | 絆絆磕磕 bànbàn-kēkē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腳不靈 |
牽絆 | 牽絆 qiānbàn 牽扯,糾纏使不能脫開兩個牲口聯在一起,前前后后牽絆著,總也跑不快辭典解釋牽絆 qiān bàn ㄑㄧㄢ ㄅㄢˋ 惦念、羈絆。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若不離了塵埃,怎能免牽絆。」 如:「你不要成為他事業上的牽絆。」 |
皮絆 | 猶言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
絆馬坑 | 施以偽裝的坑穴。作戰時,構筑在敵人可能經過的地方,使敵人人馬陷入。 辭典解釋絆馬坑 bàn mǎ kēng ㄅㄢˋ ㄇㄚˇ ㄎㄥ 陷馬坑,用來絆倒馬匹而身陷其中。 |
絆惹 | 牽纏。 辭典解釋絆惹 bàn rě ㄅㄢˋ ㄖㄜˇ 羈絆惹逗。 唐.唐彥謙〈垂柳〉詩:「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
馬絆 | 1.亦作"馬靽"。系馬的繩子。 2.指蛟。 3.傳說中的馬蟥精。 |
軟絆 | 軟索做的絆子。 |
趾絆 | 木屐上的趾襻兒。 |
跌跌絆絆 | 同"跌跌撞撞"。 |
跌腳絆手 | 謂受到阻礙或牽制。 辭典解釋跌腳絆手 dié jiǎo bàn shǒu ㄉㄧㄝˊ ㄐㄧㄠˇ ㄅㄢˋ ㄕㄡˇ 吳語。形容受到阻礙牽制的樣子。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祇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
掛絆 | 牽掛;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