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字組詞 羔的詞語
羔字的常見組詞有:羔羊、羊羔、羔子、羔皮、接羔、狐裘羔袖、素絲羔羊、迷路羔羊、羊羔兒利、羊羔酒、迷途羔羊、羊羔兒利、羔羊素絲、羔兒、羔幣、獻羔、松羔、羔酒自勞、羊羔利、替罪羔羊、兔羔子、獻羔、鳶肩羔膝、代罪羔羊、羔兒酒、羊羔美酒、女羔子、待罪羔羊、飾羔、紫羔,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羔字的意思
gāo (羔兒)羔子:羊羔。羔皮。鹿羔。
含有羔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羔羊 | 羔羊 gāoyáng(1) (2) 小羊。尤指未滿一歲或未長恒齒的小綿羊(3) 天真、純潔、溫順而柔弱的人…她究竟是可憐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價格》辭典解釋羔羊 gāo yáng ㄍㄠ ㄧㄤˊ 小羊,或指小羊與大羊。 《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漢.毛亨.傳:「小曰羔,大曰羊。」 《詩經.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羔羊,鵲巢之功致也。」或亦指美官吏安適之詩。首章二句為:「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羔,小羊也。 比喻天真無邪或稚弱的人。 如:「迷途羔羊」、「待宰羔羊」、「代罪羔羊」。英語 sheep, lamb德語 Lamm 法語 agneau, chevreau |
羊羔 | 羊羔 yánggāo 小羊辭典解釋羊羔 yáng gāo ㄧㄤˊ ㄍㄠ 小羊。 后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六.養羊》:「羊羔乳食其母,比至正月,母皆瘦死。」 一種高利貸。參見「羊羔利」條。 一種美酒。參見「羊羔酒」條。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俺只見瑞雪舞鵝毛,美酒泛羊羔。」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止不過瓦缽內斟村釀,那里有金盞內泛羊羔。」 英語 lamb德語 Sch?fchen (S)?法語 agneau |
羔子 | 羔子 gāozi 小羊,也指其它一些動物的小崽子辭典解釋羔子 gāo zi ㄍㄠ ˙ㄗ 幼羊,亦指其他獸類的幼兒。 如:「羊羔子」、「馬羔子」。罵人的話。 《金瓶梅.第九七回》:「那羔子赤道流落在那里討吃,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紅樓夢.第六九回》:「奶奶希罕那雜種羔子,我不喜歡。」 |
羔皮 | 小羊、小鹿等的毛皮。辭典解釋羔皮 gāo pí ㄍㄠ ㄆㄧˊ 小羊的皮,常用來制皮衣。 英語 lambskin, kid leather |
接羔 | 接羔 jiēgāo 幫助羊、豬等產羔 |
狐裘羔袖 | 狐裘羔袖 húqiú-gāoxiù 狐皮貴而羊羔皮賤。以狐皮衣配以羊皮袖,比喻整體很好,只是略有不足余狐裘而羔袖。——《左傳·襄公十四年》辭典解釋狐裘羔袖 hú qiú gāo xiù ㄏㄨˊ ㄑㄧㄡˊ ㄍㄠ ㄒㄧㄡˋ 以價值昂貴的狐皮做袍子,卻以價值低賤的羔皮制衣袖。比喻大體雖然完好卻稍有瑕疵。 《左傳.襄公十四年》:「宰谷從而逃歸,衛人將殺之,辭曰:『余不說初矣。余狐裘而羔袖。』」 宋.蘇軾〈賀趙大資致仕啟〉:「究觀自古之忠賢,少有完傳。錦衣而夜行者多矣,狐裘而羔袖者有之。」 |
素絲羔羊 | 《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毛傳:"素,白也;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絲羔羊"稱譽正直廉潔的官吏。 辭典解釋素絲羔羊 sù sī gāo yáng ㄙㄨˋ ㄙ ㄍㄠ ㄧㄤˊ 素絲,白絲,比喻廉潔。羔羊皮比喻毫無隱藏。素絲羔羊用來稱贊任官廉潔正直。 語本《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后漢書.卷二六.宋弘傳》:「其令將相大夫會葬,加賜錢十萬,及其在殯,以全素絲羔羊之絜焉。」 |
迷路羔羊 | 辭典解釋迷路羔羊 mí lù gāo yáng ㄇㄧˊ ㄌㄨˋ ㄍㄠ ㄧㄤˊ 迷了路的小羊。常用以比喻行為偏離正途的青少年。 如:「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羔羊,需要指引。」反義詞識途老馬 |
羊羔兒利 | 見"羊羔利"。 |
羊羔酒 | 辭典解釋羊羔酒 yáng gāo jiǔ ㄧㄤˊ ㄍㄠ ㄐㄧㄡˇ 一種美酒。產于汾州,色白瑩,饒風味。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渴飲羊羔酒,饑飡鹿脯干。」 也稱為「羊羔」。 |
迷途羔羊 | 在人生道上迷失方向的人。多指誤入歧途、犯了罪錯的青少年。語本《圣經》中耶穌傳道時所用的一個比喻。 |
羊羔兒利 | 見"羊羔利"。 |
羔羊素絲 | 《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傳:"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穎達疏:"毛以為召南大夫皆正直節儉。言用羔羊之皮以為裘,縫殺得制,素絲為英飾,其紽數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內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從公門入私門,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稱,內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絲"稱譽士大夫正直節儉﹑內德與外儀并美。 |
羔兒 | 1.即羊羔酒。 辭典解釋羔兒 gāor ㄍㄠㄦ 羊的別稱。 如:「綠草地上有一群羔兒在吃草。」泛稱幼小的獸類。 《元朝秘史.卷二》:「如今莫不似飛禽的雛兒般毛羽長了,走獸的羔兒般大了。」 |
羔幣 | 1.小羊和帛,古代行聘問時用的禮品。亦泛指禮物。 |
獻羔 | 古祭禮之一。進獻羔羊以祭司寒。 |
松羔 | 松苗,小松。 |
羔酒自勞 | 辭典解釋羔酒自勞 gāo jiǔ zì lào ㄍㄠ ㄐㄧㄡˇ ㄗˋ ㄌㄠˋ 語本漢.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指宰羊飲酒來慰勞自己。 《幼學瓊林.卷三.飲食類》:「羔酒自勞,田家之樂。」 |
羊羔利 | 元代盛行的一種高利貸。羊產羔時本利對收,故名。 辭典解釋羊羔利 yáng gāo lì ㄧㄤˊ ㄍㄠ ㄌㄧˋ 一種高利貸。如羊生小羊般以本生利。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買虛的看取些羊羔利,嫁人的早中了拖刀計。」 也稱為「羊羔」。 |
替罪羔羊 | 辭典解釋替罪羔羊 tì zuì gāo yáng ㄊㄧˋ ㄗㄨㄟˋ ㄍㄠ ㄧㄤˊ 根據《舊約圣經》〈利未記〉的記載,若有人犯了罪,則需找一只沒有殘疾的羊為供物,按手在羊頭上,并將羊宰殺,表示自己的罪過由此羊代受。祭司并用指頭蘸些羊血,抹在燔祭壇的四角。后比喻代人受過的人。如:「他不是真正的兇嫌,可能只是替罪羔羊而已。」也作「代罪羔羊」、「替罪羊」。 英語 scapegoat, sacrificial lamb, same as 替罪羊德語 Sündenbock (S)? |